李漼,初名李温,大唐王朝的第十七位君主,年号大中、咸通,是为“唐懿宗”。
李漼是李忱长子,母元昭皇后晁氏,李漼同时也是大唐最后一位以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李漼在位期间各地起义不断,而李漼却只顾玩乐,并且十分信奉佛教,使得国家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李漼出生于藩王府邸之中,十三岁时便被封为了郓王,虽然李漼贵为长子,但李忱却独爱夔王李滋,甚至想要将其立为太子,后来李忱因长期服用道士所炼制的长生之药而病重,李忱随即便将立李滋为太子的事情,交给了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等人,但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与三人不合,因此他便决定立李漼为太子,随后联合宦官亓元实伪造了一份遗诏,将李漼立为了太子,在李漼登基称帝后,王宗实便相继将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斩杀。
随后,李漼便开始轮换宰相,以便于自己的统治,防止官员的权力过大,但即便如此,虽然确实稳定了局面,但其任用的宰相与权臣,大多都贪赃枉法、罔顾法度,使得朝堂上下的风气依旧未曾改善,在李漼称帝后不久,浙东的裘甫便发起了反叛,李漼随即便派王式前去平定叛乱,而后忠武、义成、淮南等援军相继赶到,裘甫在经过八个月的顽强抵抗后兵败被擒,不久,徐州的军队也开始造反,徐州本身被王智兴所占据,当地的节度使对他们也是百般容忍,其每日消耗的钱财都以万计算,但他们依旧时常索要赏赐毫不收敛,并且不时就将主帅赶走,前些时日,这些士卒便将刚上任徐州节度使一个月的温璋赶走,随即,李漼便任命刚刚平定裘甫之乱的王式代替温璋之职,就在王式率军队前往时,徐州的士兵们听闻了王式赴任的消息后,十分恐惧,于是出城相迎,王式也随即带着一众部下在徐州驻扎停留,徐州士兵们也只得接待众人,三天后在徐州士兵们犒劳过了王式及其部下后,便有人欲图将之赶走,王式听闻此事,便命人将欲图谋反之人尽数杀死,徐州的暴乱也再无发生。
次年,驻守桂林的守军也发动了叛乱,由于在镇守边境前与观察使崔彦曾约定好,驻守三年便会轮换士卒,但至今,他们已经驻守了六年,并多次请求回去,得到的结果却只是让其再多留一年,这也使得群情激奋,但此次叛乱最终还是被平定了下来,李漼称帝期间并不像其父亲一样勤勉,反而整日只顾玩乐,毫不在意朝政。并且李漼极为信奉佛教,不仅四处修建佛寺、佛像等,还大肆将财物赏赐给僧尼,李漼还曾下令,从法门寺将佛骨舍利请来皇宫内供奉。
李漼先是命人建造了一系列用于供奉之物,随后命使者前往法门寺将佛骨迎回,但此举却引起了一众大臣的反对,甚至有人曾说李漼迎接佛骨后不久便会驾崩,李漼听闻此话,却称若是能在活着的时候见到佛骨,那么就死而无憾了,而后更是大肆建造佛塔、宝帐等物,并用金银财宝加以修饰,在佛骨运至京城后,夹道欢迎之人不计其数,而李漼在见到佛骨后,便赶忙顶礼膜拜、十分激动,又为文武百官奖赏了众多的财物,但就在将佛骨迎回后不久,李漼便感到身体不舒服,而病情也愈来愈重,当即便将李俨立为了太子代理国事。
最终,李漼病逝于咸宁殿,终年四十一岁,葬于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