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原名李淳,大唐王朝的第十一位君主,年号元和,是为“唐宪宗”。
李纯是李诵的长子,母为庄宪皇后王氏,可是说,李纯妥妥的是一个被宦官拥立而上的帝王,但是其在位期间,却并未任用宦官,而是励精图治,效仿李世民、李隆基二人,开创了元和中兴,三人在后世被并称为‘唐羡三宗’。
李诵便被逼禅位之后,让李纯继位称帝,同月,剑南西川节度使去世,其部下武将刘辟夺取了藩镇的势力,并向朝廷索要节度使一职,李纯对此先是妥协,将节度使一职赐予了他,而刘辟见到如此轻易就做了节度使,便更加肆无忌惮,向李纯索要四川地区的统领权,并任命自己的亲信做东川节度使,李纯听后便派遣神策军出兵讨伐,还命东川节度使李康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辅佐,同时李纯还下旨命其投降,但是这刘辟就是不从,于是大军便攻入成都,将其擒获,最终将其灭族,平定了蜀地叛乱,蜀地被朝廷收归一事在藩镇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节度使们纷纷派遣部下入朝觐见,而后浙西节度使李锜也请求入朝,李纯听后便任命他为右仆射,但李锜非但告病不去上朝,还煽动手下将其藩镇中忠心与朝廷之人杀死,而后联合周围藩镇势力一同起兵造反,李纯得知消息后,先是免除了李锜的官职,随后命淮南节度使王锷率兵攻伐,没过多久便将其擒获并押送斩首,将浙西地区也重新归于朝廷管控。
后来成德节度使去世,其子嗣王承宗自行袭位,管理起了藩镇事务,李纯下旨,正式赐予了王承宗成德节度使之职,但因怀疑其会脱离朝廷掌控,于是将成德镇一分为三,分出了德州、棣州,而王承宗知晓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随即便起兵谋反,李纯听后便让神策军、以及成德附近的藩镇,共同围攻王承宗,但局势逐渐变得不利,在左神策军大将军郦定进被叛军斩杀后,李纯只得妥协,免去了王承宗的罪过,并将一分为三的成德地区尽数归还,任其占领,后来李纯又相继收回了魏博、淮西等地,王承宗见此赶忙归降,并将占据的德州“棣州”归还,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去城中以表忠心,李纯又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杀死,将其掌握的十二州尽数收回,终于在安史之乱后再次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李纯在位期间,政治清明,他曾效仿李世民,鼓励大臣们敢于直言上谏,以此减少自己的失职,此外,李纯还极为重视生产,在各地开展屯田活动,还在江南、黄河一带修建了水利工程,百姓对其皆是爱戴有加,为了避免寺庙占有大量人力,于是下令禁止私自度化僧人,假冒僧尼,大幅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但此后,李纯渐渐骄傲自满起来,十分奢望方术仙药,开始征召四方有能之士,为其制造长生药,嗣曹王李皋之子李道古,便主动向宰相皇甫镈进言,称其认识一位可以研制长生药的术士柳泌,最终,皇甫镈将其推荐给了李纯,其便命柳泌在兴唐观为其炼制丹药,但柳泌在兴唐观一段时间后,见无法做出功绩,于是便与李纯请命,前往天台山任地方官,以便于收集草药为李纯炼制长生仙药,而李纯随即便同意了他,李纯便长期服食丹药,身体状况越发差劲,以至于连接受官员的朝贺都无法办到,时常无法上朝处理朝政,最后竟然会一病不起。
最终,李纯被宦官们联合杀害,逝世于中和殿,终年四十三岁,葬于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