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李诵:在太子之位上空耗了二十六年

李诵,大唐王朝的第十位君主,年号永贞,是为“唐顺宗”。

李诵是李适长子,母为昭德皇后王氏,他是大唐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子,当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六个月的皇帝,便草草退位了,其在位期间极大的限制了宦官的权利,并任用贤良,深受百姓爱戴。

李适继位后便被封为了太子,早早的坐上了储君之位,后来成德节度使身死,其子嗣向李适请求袭位,但李适早已想削减藩镇的势力,于是拒绝了他的请求,此番举动引来了一众节度使的不满,遂起兵造反,被派去平定叛乱的军队在经过长安时,因饭菜简陋,并且毫无赏赐而造反,一众士兵闯入宫城内开始大肆劫掠,于是李适便带着一众皇室子弟逃往了奉天,在这一期间,叛军并未停止对众人的追杀,而李诵多次护卫李适的安全,并对守城将士们予以鼓励,最终取得了胜利。

后来李亨之女郜国公主在驸马去世后,便与诸多官员私通,其中有着身为太子詹事的李昇,事情败露后,郜国公主便被李适囚禁了,而后郜国公主实行了巫蛊之术来诅咒李适,因其女儿萧氏乃是太子妃,并且此时牵连到了太子的属下,于是李适便怀疑巫蛊一事是二人勾结作乱,将太子一通斥骂,随即李诵便赶忙请求解除与萧氏的婚姻,但李适此时已经起了废黜太子的想法,李适将谋臣李泌召入宫中商议此事,并言明自己想要改立侄子李谊为太子,但李泌却与李适意见相反,在李泌的劝说下,李诵才得以保全太子之位。

经此一事后李诵便更加谨言慎行,不再发表自己对政治局势的看法,以防止李适的猜忌,但李诵暗中却时常与改革家王叔文与王伾等人讨论天下之事,并发展出了一股东宫政治势力,其中之人多为朝廷御史台成员,以及六部中下品的官员还有一众文人,在众人讨论到宫市制度的危害时,李诵十分激愤,并准备直接去向李适进谏,其余众人见此纷纷表示赞同,唯有王叔文沉默不语,李诵见此情况便将王叔文留下,想要问一下他的想法。王叔文觉得如果李诵这般冒泡进谏,势必会引得李适怀疑,会认为李诵是为了收买民心,有可能会对他不利,李诵听后心中极为惊恐,便不敢再言进谏之事,此后也对王叔文更加信任,将东宫之事全权交由王叔文与王伾掌管。

后来李诵不知怎的,突然中风,无法行动,并且无法再说话,李适对此十分苦恼,寻来无数名医为其救治也始终无用,李适此时也年过六十,并且患病在床,最终在离世前李适也未能等来李诵前去探望,但其还是颁下了遗诏,将皇位传给了李诵,就在此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李诵的病突然就痊愈了,在李诵继位后,便开始任用自己聚集起来的政治势力,并发动政治改革,严惩贪官污吏,削减了苛捐杂税,罢免了欺压百姓许久的宫市制度与“五坊小儿”,而后,开始准备收回宦官手中的兵权,他任命范希朝接管了宦官势力的兵权,任命漳州刺史韩泰掌管了神策军,但此番举动,却遭到了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势力的干预,使其夺取兵权的计划未能实行,同时俱文珍等人为了自己的权利,开始了强烈反抗,先是王叔文的学士职位削去,使其无法再入翰林院议事,俱文珍等人又拥立李诵长子李淳为太子,并为其更名‘李纯’,还对李诵进行逼宫,李诵只得被迫让‘李纯’执掌军政之事,‘李纯’势力中的一众人马也相继被贬,李诵也在不久后被改为太上皇,并把帝位传于‘李纯’。

最终,李诵病逝于咸宁殿,终年四十六岁,葬于丰陵。 MPuTNRT1fbZkW8rUy55BhaqV2XNf8FfT3g4j5jtFGtZ01mJMZmwnRd//t8/Koj4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