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李亨:马嵬驿兵变的主要受益人

李亨,又名李嗣升、李浚等,大唐王朝的第七位君主,年号至德、乾元、上元,是为“唐肃宗”。

李亨是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李亨平定了安史之乱,为收复大唐版图做出了巨大贡献,张说曾夸赞他仪表独特,有太宗之风,李亨的母亲杨氏怀孕时,曾引得太平公主极为不满,这也使得李隆基起了堕胎的念头,就在李隆基炮制堕胎药时,却不知怎么睡着了,梦中有一神仙劝阻他不能堕胎,随后惊醒,他将此事说给了宰相张说,张说听后便赶忙劝阻李隆基不要再堕胎了,称这是仙人的指示,后来李隆基称帝后发动了先天之变,将太平公主赐死。

李亨幼年时就被封为了安西大都护,负责安抚各个番邦部落,长大后,又被任命为河北道元帅,负责征讨少数民族的侵扰,后来太子李瑛被废杀,李隆基赶忙召来宰相李林甫商议立储人选,这时正值武惠妃受宠,李林甫便数次上奏,想立武惠妃之子李瑁为太子,但李隆基却认为李亨更为年长,而且比李瑁仁慈谦逊,一时无法抉择,宦官高力士见状赶忙附和称李隆基不必犹豫,天子之言,没人敢违抗,次年,李隆基便将李亨立为太子,李林甫见到李亨成为太子,担心他会对自己产生威胁,于是便想要除掉他,首当其冲的便是李亨的舅哥韦坚,而后皇甫惟明打败吐蕃后入京与李隆基禀报,他见到朝堂上李林甫独断专权的行径后,便趁此机会劝诫李隆基疏远李林甫,但此事却被李林甫知晓了。

恰巧一日夜里,韦坚与皇甫惟明在景龙观中相会,此事被李林甫发现后便开始弹劾韦坚,称他为皇亲国戚,却和边关将领关系莫逆,怀疑他有谋乱之心,想要立太子上位,于是李隆基便将韦坚,皇甫惟明二人捉拿入狱,但却因没有证据,只得将二人贬职放走,而韦坚的弟弟见状,便愤愤不平的前去为韦坚鸣冤,甚至叫上了李亨来作证,李隆基因此大发雷霆,李亨见状赶忙撇清关系,称愿意与韦妃分开,不愿因为亲情而罔顾法律,李隆基随后便将韦坚再次贬职,韦坚的两个弟弟也被贬往了岭南,而李亨则因为及时站队,未曾受到牵连,后来,李林甫再次进言,称韦坚与李适之等人结党营私,李隆基听后便将韦坚流放至临封,李适之则被贬为了宜春太守,其余相关之人皆受到波及,贬官流放者数十人。

安禄山入京拜见李隆基,李亨见后便曾对李隆基说,安禄山有造反之相,但李隆基没有听信,次年,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率兵直取京城,后来眼见京城将要沦陷,李隆基带众人远遁而逃,而李亨则驾车抵达渭北,在渡过渭水时曾遇见潼关的散兵,双方都误以为是安禄山的追兵,一番交战下死伤众多,最后李亨带着残余的两千余人一路跋山涉水、招揽人马,在抵达平凉郡时,人数已高达数万,而后,魏少游、杜鸿渐等人便来迎接李亨,而后又劝说他前往灵武,那里兵强马壮,适合作为根据地,于是李亨便率兵前往了灵武,杜鸿渐等人又直言称,李隆基如今不管这天下,只顾自己逃亡至了蜀郡,但这国家还需要人来打理,便劝李亨应当登基称帝,安定国家,但李亨始终未曾应允,在众人六次请愿后,李亨只得答应,不久之后,回纥、吐蕃等部族联合前来,愿意与李亨一同讨伐安禄山,最终光复了长安,并逐一收回了失地,但随后李亨却也重用宦官,致使李隆基被宦官迫害,郁郁而终,其实李亨也一直是病患缠身,后来在寝宫受到第二任皇后张氏的惊吓,病情急剧恶化、回天无术。

最终,病逝于骊山华清宫长生殿,终年五十二岁,葬于建陵。 Om3USc0Sn/JLZya7mlI/dfST9gyIR30/YJDjaAVYtq5aDT/EHsOlTPo+wC9uQ+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