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李隆基(下):安史之乱的因果始末

李隆基在位时期,土地逐渐被贵族官僚们大肆吞并,士兵们面对死亡的巨大风险,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于是,富贵家庭便开始选择逃避兵役,朝廷征召上来的也尽是些没有士气也无战力的贫农,使得均田制无法再实行,这便导致在此基础上的府兵制也名存实亡,李隆基见此情形,便听从宰相张说的建议实行了募兵制,先是招募了十二万兵士,分隶诸卫,每卫万人,并分成六番服役,称其为长从宿卫,而后先后改名为彍骑、长征健儿,并许诺可以免除赋税,分有土地、屋宅等。

政策颁布了一段时间之后,李隆基见情况已然成熟,便下令废除府兵制,正是改用募兵制,以此作为大唐的主要兵制,但募兵制的实行使得边境节度使的势力空前壮大,纷纷割据一方,加上李隆基后期不再过问朝政,使得统治昏庸,各方势力便越发放肆,李隆基后期任用奸臣李林甫等人,这便让宰相李适之等忠心为国的大臣遭到排挤,继李林甫之后,接任宰相的杨国忠更是妒贤嫉能,借着其女杨玉环在李隆基心中的宠爱,在朝中无所顾忌,在安禄山被提拔为平卢节度使后,二人争权夺势的矛盾越发激烈。

安禄山假借讨伐杨国忠的名义,率十五万兵力联合众多部族在范阳起兵谋反,安禄山先是对河北发起了进攻,不久便顺利占据了河北,而后又接连攻下数座城池,在将安禄山造反之事上报后,李隆基却因受奸臣蒙蔽,始终认为这是传言并未相信,直到被攻占一事各地频发,李隆基方才相信此事,于是便罢免了安禄山的官职,并命武将李婉、高仙芝等人前去平定叛乱,但派出的兵马皆败于安禄山之手,在安禄山一举攻下洛阳后,便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虽然安禄山攻下了洛阳,但在其后方常山太守,平原太守等诸多官吏筹集了二十多万人,可不久后便尽数被安禄山剿灭,城池也再度落入安禄山手中,而洛阳失守后,李隆基便命哥舒翰镇守潼关,抵御安禄山,哥舒翰决定以守待攻、避其锋芒,但李隆基与杨国忠却对手握重兵的哥舒翰不放心,便屡次派出宦官催其出关征伐贼寇,哥舒翰不得以,只得出关一战,不久,哥舒翰便大败而归,退入潼关中,安禄山趁机命军队围困潼关,最终潼关被攻陷,哥舒翰也作为了俘虏,而后直逼长安城。

潼关被占据后,杨国忠便看出局势对大唐不利,于是便将其告知了李隆基,随后,李隆基及杨玉环,还有文武百官等皆是一齐弃城而逃,但当众人逃至马嵬坡后,禁军统领陈玄礼便发动了兵变,逼迫李隆基杀死陈国忠后,又命其杀死杨玉环,李隆基只得听话照做,不敢有违,数日后,安禄山攻占了长安,虽然李隆基一路逃至蜀郡,但其子李亨却留在了关中,随后退至平凉一带,继续招兵买马,由于其在灵武称帝,于是郭子仪等肱股之臣,便带着五万兵马退至灵武中,着手开始反攻,导致安禄山便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见此情形乘胜追击,想要夺回长安,但却还是惨败,于是只得向回纥可汗求助。

不久后,回纥可汗便率领四千精骑赶来,李亨又在各地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将军在长安交战,结果是李亨大胜,将叛军全部击退,光复了长安,于是乘胜追击,收复了潼关,最终,唐军将余党安庆绪、史思明等人一一击败,平定了战乱,收复了失地,这便是后世热衷讨论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IcW7l5BllAEmrDDFWMyHaFvTCCe6m8oaC8zqslXaHubC4PvIfQIuMwItNsXHJO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