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李旦:一生不喜权谋争斗的帝王

李旦,大唐王朝的第五位君主,曾用名李旭轮、李轮,一生共用过文明、光宅、垂拱等八个年号,是为“唐睿宗”。

李旦是李治的第八子,武曌的第四子,曾三度辞让皇位,十分懂得权衡利弊,甚至还曾主动请求,改姓为‘武’,在武曌废黜李显后,便选中了更容易掌控的李旦,将其拥立为帝,但即便称帝,他也并不参与朝政,而是被安置在别殿,而皇帝的职权,皆有武曌代为行使,后来武曌命李旦将其五代祖辈追封为太师、太尉等职,并将武氏一族全部加官进爵,还修建了武氏宗祠,这一做法引起了大唐宗室的不满,以李敬业为首的诸多大臣,打着匡扶李显的名义举起了反“武”的旗号,自扬州起兵,准备夺取武曌的政权。

宰相裴炎也趁机向武曌进言,称李旦已经成年了,可以执掌朝政了,便劝武曌还政,这样叛乱就可以平定了,但武曌听后大怒,将裴炎以谋反罪将其处死,而李敬业等人的叛乱也随即被镇压,后来,武曌下诏还政李旦,但李旦因忌惮武曌的权柄,便辞让了,于是武曌再临朝堂,代为执掌皇帝的职权,武曌的侄子武承嗣,派人凿了一块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的石头献给了武曌,武曌大喜,并将这块石头命名为“宝图”,随后,武曌亲自前往洛水感谢水神,命李旦、以及李旦的长子亦是太子的李成器,也跟着随从及文武百官按照方位站立,参与典礼。

在祭典举行后不久,李撰便伪造了一封皇帝诏书给琅琊王李冲,称李旦被软禁,希望得到诸位秦王的救助,而李冲见后便也伪造了一份诏书,称武曌要让武氏一族谋取李姓政权,随后,李冲等人便借此与数位亲王共同起兵,最终被平定了下来,参与此事之人也尽数流放或者处死,在朝中大臣们的簇拥下,武曌起了称帝的心思,李旦见状便主动请求改姓为‘武’,在武曌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并为李旦赐姓为武,称为武轮,后来李旦的心腹下属裴匪躬、范云仙二人,被人检举称秘密会见李旦,因此被当街腰斩,而后,武曌更是下令,三公九卿以下的官员,不准再见李旦,又有人前来告发李旦暗中想要谋反,于是武曌便命酷吏来俊臣严,刑责逼供李旦的侍从,就在即将招认时,李旦的核心侍从,亦是定远将军安菩的儿子安金藏,矢口否认了李旦谋反一事,并称若是不信,他便把心挖出来,以此证明,随后,安金藏便真拿起刀,剖开了腹部导致血流不止,武曌听后便相信了并无谋反一事,也就停止了调查,后世将这一故事概称‘剖心救皇嗣’。

后来。武曌因立储一事十分愁怨,狄仁杰见此,便劝说武曌应该由儿子继承皇位,这样才可以与先皇共享香火。并且将李显迎回,李显回朝后李旦便告病不朝,并请求将皇子之位让于李显,最终李显成为了太子。而李旦也改封为相王。并且名字也改回了李旦。随后,神龙政变发动了,武曌被迫禅位给了李显,而李旦则辞去了宫中官职、坚决退让。数年后,李显驾崩,皇后韦氏妄图效仿武曌夺取政权,以皇太后的身份摄政,这一举动引起朝中之人的不满,随后以李旦第三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为首的众人,便发动了兵变,杀死了韦后、安乐公主一党,随后将李旦迎入宫中再次称帝,即“唐隆政变”。

在众人轮番劝说下,李旦只好同意再次为帝,两年后,他便将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并将除却军机要事外的一众事宜,尽数交由李隆基处理,后来,太平公主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大唐的政权,却很快便被平定下来,将太平公主一党尽数诛杀,而李旦听闻后只是轻轻叹息,一生见过太多的血雨腥风的李旦,晚年不想再过问这些争权夺利之事,余生便下诏一切事情交由李隆基处理,自己则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其一生两次登基为帝,三次让皇位,是中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为后续大唐的开元盛世创造了条件。

最终,病逝于百福殿,终年五十五岁,葬于桥陵。 IcW7l5BllAEmrDDFWMyHaFvTCCe6m8oaC8zqslXaHubC4PvIfQIuMwItNsXHJO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