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具备简历“审美”的能力

一、“审美”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后天培养的技能?

或许,这世上真的有些人生来就拥有敏锐的审美眼光,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审美更像是一种需要时间和经验去逐渐磨砺的能力。就像我在声乐领域的经历一样,对一个学音乐的人来说,有一个好的听力非常重要,而且要能分辨出什么样的声音具有美感。同样一首歌曲,为什么这个人唱出来就好听,表现得那么有张力、气息流动性好、声音控制得也好,能很好地诠释作曲家的用意,而另一个人唱出来就显得平淡无奇,或者是缺乏表现力,没有乐感呢?

要想培养出色的声音分辨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我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不断聆听世界各地的经典作品,亲身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通过多听、多看、多模仿,我们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鉴赏力。同时,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必不可少,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背后的逻辑和技巧。

当然,找到一位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老师也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不仅能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音乐之路,还能帮助我们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音乐,更能学会如何将这份热爱融入生活,使之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审美,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积累慢慢形成的。想要找到那些真正触动心灵的美好,就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体验、去实践。

在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我就喜欢听古典音乐,喜欢模仿那些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如黄英的声音。后来,我又开始模仿殷秀梅、和慧等女歌唱家的声音,喜欢她们那种大气、深情的唱法。每年我都会去听几场经典的音乐会,让自己多接触一些好的音乐作品。

听多了好的音乐,慢慢地,我的音乐鉴赏力也就提高了。通过不断地模仿和练习,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

音乐和美术,两者在审美上的道理是相通的。当我们面对一幅幅世界名画时,如何去评判它们的美?这种美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答案是不断地培养和实践。要培养审美能力,除了深入研究相关的艺术书籍以外,我们还需要积极地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多观察、多交流、多模仿。在求学初期,能跟随具有艺术审美品位的老师学习,无疑是提升我们审美眼光的捷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逐渐练就一双敏锐而独特的审美眼睛。

美并非仅存在于艺术世界里,而是无处不在,就拿我做了十几年的招聘来说,审阅简历也需要具有审美的能力,就像对待艺术品一样,需要不断地鉴赏、品鉴,才能分辨优劣。

二、你是否具备“审阅”简历的独到眼光?

我在人力资源领域摸爬滚打了二十年,经历过北、上、深这些一线城市的职场风云,尤其在北京扎根了十多年。这些年里,我在“甲方”(企业内部)与“乙方”(知名猎头公司)的双重角色中穿梭自如,拥有了深入而独特的工作体验。这些经历让我有幸与众多优秀的人打交道,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使我积累了丰富的人脉。朋友们常开玩笑说,我可谓“见过大世面”的人。

在这些日子里,我每天都和各种人才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从他们身上我总能学到很多。而身边的同事,也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在与他们长时间的共事与合作中,我逐渐摸清了他们的喜好——究竟什么样的员工更受青睐。更别提我每天要审阅的大量简历和面试的众多候选人了。这些经验使我对什么样的简历更吸引人、什么样的背景更符合企业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

我总结出一个规律:企业领导者通常更偏爱那些与企业文化契合、性格坚韧并且能干实事的员工。这些特质在简历中都能找到痕迹。所以,若你问我是否具备简历“审美”的能力,我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审阅简历不仅是筛选人才,更是一种对人与事的深度理解和洞察。

说到优秀,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当然,专业能力出众、形象气质佳无疑是基础。但别忘了,人品同样关键。真正的优秀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他们往往能吸引与自己相似的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里,招聘官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同一份简历,在不同的招聘官眼中可能截然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背景、见识和认知都有所不同,对候选人的评价自然也会有所差异。有时,一个背景强大的候选人简历看起来十分光鲜,但如果其价值观不正,那么这份简历便是有瑕疵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从这些看似“光鲜”的简历中筛选出真正的人才。

而领导者的影响力更是不可小觑。如果领导者自身就不靠谱,偏爱那些只会溜须拍马、阳奉阴违的人,那么即便某个候选人的简历再出色、再符合职位要求,也可能因为领导者的局限性而被忽视。

所以,招聘不仅是看简历,更是一场关于人性和认知的较量。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每个候选人背后的故事,用智慧去筛选真正的人才。

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就是招聘官也是一个“伯乐”的角色,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作为一名金牌招聘官,得具备一双识人的慧眼。因为有些候选人的真正实力,可能并不会直接写在简历上。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去探寻他们背后的潜力和能力。

举例 海外组件销售总监的推荐案例

我曾为一家企业成功推荐了一名海外组件销售总监的人选。这家企业对该职位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求人选具备销售组件的能力和丰富资源,还需拥有海外(中东地区)的工作背景,以及出色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要有管理和带领团队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推荐的候选人中,有一位男士非常符合这些要求。他曾在中东地区工作长达十几年,专门从事薄膜销售,并在太阳能领域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资源。然而,近五年来,他转行从事大宗贸易,这让他在回归太阳能行业时面临巨大的挑战。尽管他多次投递简历,希望重新回到太阳能行业,但由于年龄已超过40岁,并且近几年也没有在该行业从事销售工作,他的简历经常被HR直接筛选掉。

针对这一情况,我深入了解了候选人的背景和经历,并与HR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我强调,候选人虽然近几年没有从事太阳能行业的销售工作,但他在中东地区的薄膜销售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他的英文很出色,有良好的管理和带领团队的能力,以及沟通和协调能力,这也是该职位所急需的。另外,他目前就在一家同类型的企业工作,熟悉这类企业的运作模式和流程,而且人选的形象气质不错,看起来十分精干。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他这个年龄段的人非常珍惜工作机会,不会轻易离职,能塌下心来好好工作。

最终,在我的推荐和沟通下,HR重新审视了候选人的简历和背景,并决定给予他面试的机会。经过几轮面试和深入交流,候选人成功赢得了公司的认可,并最终被任命为海外组件销售总监。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招聘官,我们不能局限于简历上的信息,而是要深入挖掘候选人的潜力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符合职位要求的优秀人才。

小结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不仅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古话,更是对招聘官这一角色深刻的描绘。优秀的招聘官如同艺术品鉴赏家,他们不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素养去探寻每一位候选人的独特价值,更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交流去判定什么样的人选能够真正融入企业文化,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他们不仅是筛选简历的机器,更是连接企业与人才的桥梁,给企业带来最合适的“千里马”,共同书写企业的辉煌篇章。 yNTo1Zu3KqbncrlpVnYkg877Fft9bUswal1HXicHBcTlgZNU6wRwv2C7t4e0A73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