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测前必做功课:
回到现场

测谎的准备过程其实是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这种信息的收集,自然也包括了案发现场所透露出的相关信息。

一处果园内的日常维护设施遭到人为的恶意破坏。为了更加准确地锁定作案人,办案人员向果园的看门人甲了解事发当天的情况。

甲表示,该处果园先前为村里所有,后被外来的一名老板承包。该老板承包后,对果园进行了整修,并委托甲对该处果园进行看管,每月给甲发放工资。

而关于究竟是谁进入果园并对里面的设施进行恶意破坏,甲表示,自己在果园内设施遭到破坏的那一天并未离开过果园,一直在小屋内值守。该小屋位于果园入口处,按照甲的说法,在果园被整修后,其他的入口均已封闭,只留下了一个入口可以进出。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进出果园,就必须经过这一入口。按照甲的回忆,事发当天,自己确实曾经看到一名男子进入过果园。并且在事发当天,甲并未看到果园内有其他人活动。

经过辨认,甲认出了乙就是在事发当天进入过果园的男子。

乙到案后,承认事发当天自己确实去过果园。但同时,乙坚称自己只是出于好奇而进入果园闲逛,并没有对果园内的设施采取任何的破坏行为。

那么,果园内设施的破坏行为究竟是乙所为,还是另有其人?为了帮助弄清这一问题,案件承办人委托测谎师对乙进行测谎。

在对所有在案材料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测谎师回到了案发现场。

绕着这片果园走了一圈,测谎师很快发现了两个问题:

其一,按照看门人甲的说法,该处果园在经过重新整修后,其他的入口均封闭,只留下一个入口可以进出。但事实上,在围绕果园实地察看的过程中,测谎师发现了果园的另外一处入口。该处入口被封闭过,但仅封闭了一部分,其他人完全可以从这一入口进入果园。

其二,看门人甲所住的小屋,实际位于果园的东南侧。但测谎师在绕果园实地查看的过程中发现,该处果园面积很大,并且树木繁密。如果甲仅在屋中对果园内的情形进行查看,那么即使有其他人在果园的另一侧活动,甲也可能无法察觉。

鉴于此,测谎师及时对这起案件的测谎思路进行了调整,对测谎问题的设计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测谎实践中,只要案件中存在案发现场,那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测谎师都会重新回到案发现场查看。

原因有很多,下面简单列举几个常见原因。

原因一:测谎本质上是对被测人心理痕迹的探查。鉴于此,只有在对真正作案人所具有的独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对测谎题目进行精准设计,确保测谎的有效性。通过回到案发现场,测谎师能够对真正作案人在实施犯罪之前、过程中和之后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嗅到什么、做过什么、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进行设身处地地感知和体验,从而对作案人所具有的犯罪心理痕迹形成更加立体与深刻的把握。

原因二:测谎思路与测谎问题的设计十分讲求周密性,尤其注重尽可能囊括所有的事实可能性,以避免测谎在结果解释等方面出现偏差。但有时,案发现场的一些重要信息只有在重新回到案发现场时才能发现,而这些信息对于测谎问题的周密性来说又十分重要。鉴于此,测谎师有必要回到案发现场,对可能遗漏的信息进行收集和补充。

针对这一点,下面再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甲在KTV内与服务生乙发生口角,进而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甲、乙二人先是在墙边来回撕扯,后又倒在地上扭打作一团。

关于二人扭打的具体过程,甲、乙给出了完全不同的描述,旁边的证人丙也对二人的冲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为了帮助还原甲、乙二人发生冲突的真实过程,案件承办人委托测谎师对几名案件当事人分别进行测谎。

在接受委托后,测谎师重新回到事发现场查看。在确认房间内的摆设未发生变动之后,测谎师对冲突发生的房间内桌椅沙发的摆放格局、各种物品的间隔距离进行了直观的感知,并将房间内的各种灯光调至与冲突发生当时完全一致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测谎师重新站在冲突发生当时证人丙所在的位置,对冲突发生的中心现场进行观看。测谎师发现,在此具体情境下,证人丙其实很难对甲、乙二人的扭打行为进行清晰的感知。鉴于此,测谎师对丙的测谎思路重新进行了调整。

第二个例子。

甲驾驶车辆在村中遇到乙,乙用身体拦住甲的车不让其通过。之后,甲驾车离开现场,乙仰面倒在地上,后脑勺遭到撞击,最终因医治无效死亡。

那么,乙是怎么倒地的?乙的死亡与甲是否存在关系?

甲到案后辩称,当时乙站在自己的车前方不让自己通过,甲警告乙如果再不让开会有危险,并劝乙找其他人解决问题。后乙听从甲的劝说,让出了道路,于是甲驾车驶离了现场。

按照甲的说法,在乙让出道路后,自己随即一脚油门驶离现场,然后开到了自己家门口。在此过程中,自己并没有留意乙当时的具体状态。

为了帮助弄清乙究竟是怎么倒地的,案件承办人将本案委托到了测谎实验室。

在接受委托后,测谎师重新回到案发现场,并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两个重要信息。

其一,按照甲的描述,在乙让出道路后,甲一脚油门驶离现场,然后右拐直接开到了自己家门口。但在回到案发现场后,测谎师发现,甲的家位于一处胡同内,甲在离开乙后行驶十米左右即须右拐进入胡同。并且该处胡同极为狭窄,仅能容纳一辆车勉强进入,如果车头的角度与车辆的驶入位置没有调整准确,必然会导致车辆与墙壁发生碰擦。鉴于此,甲在将车驶离现场并驶入胡同的过程中,行驶速度必然十分缓慢。

其二,测谎师在案发现场依据标志性物体确定了乙的具体倒地位置和头脚方向。通过模拟事发当时的行车路线,测谎师发现,在右拐驶入胡同之前,驾驶员必须将车头调整至一个很大的角度,才能确保车辆顺利驶入胡同。而将车头位置调整至该角度时,乙所倒地的位置正处于主驾驶位置的前方。鉴于此,甲在拐入胡同的过程中,对于乙当时所处的具体状态(如倒地、站在原地、已经离开现场等)应当具有明确的感知。

以上两个重要信息,为测谎思路与测谎问题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帮助。

测谎的准备过程其实是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这种信息的收集,自然也包括了案发现场所透露出的相关信息。信息收集得越全面,测谎思路的设计才会越周全,测谎结果的准确性才能更有保障。回到现场,是测谎师在测前准备阶段的必做功课。 q35/dOgmdBoScYGTDc4anyM3FxYsj6Uoao0qgMGPSr+ZLkbXJyfnE6+92Eu5v0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