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晁晚晴提醒后,太子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他尴尬地笑了笑,便继续夸赞晁晚晴。
“你说得对,父皇定会千秋万岁,孤也当尽心辅佐父皇治理天下。只是政务繁忙时,孤也盼着有个贴心人相伴。你可愿随侍在孤左右?来日,孤定不会亏待于你。”
晁晚晴已经打断太子的话,若换了旁人,该知道她在委婉拒绝。可太子却与旁人不同,他完全不管晁晚晴心里想什么,也不管她愿不愿意,太子只顾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太子太糟糕了,她不想嫁。
更何况,她这辈子就没打算再嫁人。
现在,她该怎么办?这可把晁晚晴难住了。
若她言辞犀利地拒绝太子,难免会得罪他。若她再次婉言拒绝,太子又会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停向她游说。若她装可怜,说自己实在配不上太子,只怕会让太子误以为她也对他有意,把她的拒绝当成欲拒还迎。
“我不愿意。”思来想去,晁晚晴选择直接拒绝。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
而且她说完就逃,不给太子反应的机会。
晁晚晴加快步伐,离开连廊,往宴席的方向走。
那里人多,太子也不好太为难她。
可太子则却紧紧跟在她身后,向她分析利弊:“听说你师从乾坤道人,学了他趋吉避利的本事。可你终究是女人,哪怕你再有本事,别人也不会轻信。孤是慧眼识珠之人,孤相信你有这样的本事,你留在孤身边,为孤分忧,将来你才有机会将这本事使出来。”
晁晚晴诧异极了,太子怎么知道她会占卜天运的事,是谁说出去的?
她爹知道其中厉害,绝不会向外透露半个字。可是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这事?保不齐是他爹在床上没管住嘴,把这事告诉了黎姨娘,而黎姨娘嘴巴碎,最喜欢在背后议论她,才被人听了去传到太子的耳中。
她会占卜天运,这事晁晚晴从不对外宣扬,只因她怕惹来麻烦。史书有言,国小而藏重器者,必遭覆灭。人也如此!
哪怕上一世,她也没有对卫玄明炫耀过自己的本事。
是因为她病总也好不了,卫玄明请了名医来给她治疗,始终不见她恢复,才问她是否有什么隐疾。她见卫玄明满脸担心,于心不忍,才告知他,她是因为占卜天运后,逆天而行,才会遭天道反噬,变得体虚病弱,不是因为隐疾。
今日太子提出想娶她,可能不仅仅只是想拉拢晁家,更是听说了她有占卜天运之能,才动了这个念头。趁着太子刚起这份心思,她必须做点什么才行。
晁晚晴没有停下脚步,她边走边说:“太子谬赞,臣女愧不敢当。我师父乾坤道人虽名扬天下,但我却愚顽不堪,非但没学会他的本事,反因学识浅薄,辱没了他老人家的名声。”
“臣女见识浅薄,又钝又蠢,莫说为殿下分忧解劳,便是日常起居侍奉,只怕也会因笨手笨脚扰得殿下心烦,更怕误了殿下辅佐圣上的社稷大事。殿下仁德,不嫌弃臣女,臣女感激不尽。可正因殿下如此仁厚,臣女更不敢因一己之私,使殿下蒙受半点非议。”
“殿下宫中才德兼备、温婉贤淑者众多……臣女只是鱼目,不敢混入珠匣中,以次充好。臣女虽感念殿下恩德,却只敢遥望殿下辅助圣上成就千秋伟业,造福万民。”
晁晚晴边走边说,但她走太快,太子走在后面跟不上她。
但她走得太快,上台阶时没注意被绊了脚。她的身体失去控制,不由自主地往后倒,眼看就要倒在地上。忽然,一只手扶住了她的后背,让她不至于摔得后脑勺着地。
晁晚晴误以为那是太子的手,一想到太子的花柳病,她瞳孔紧缩,额角青筋暴起。
她才站稳,手臂便狠狠往后一甩,用力甩开了贴在她后背的那只手。然后,她又急忙退开两步,与对方拉开一段差距。
二人对视,卫清珩诧异地看着她,只见晁晚晴急喘着,眼中露出惊慌。待到她清楚他的脸,眼中的惊恐才淡了些。可随后,她又将惊恐的眼神,停在他的身后。
卫清珩回头一看,却见太子气喘吁吁地走来,对晁晚晴笑道:“晚晚,你走得也太快了,孤都追不上你。”
卫清珩先听到了晁晚晴那番自言自语,再见太子笑得一脸谄媚,便猜到刚才发生了什么,她因何而逃。
他沉吟一瞬,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劝说太子:“昭明,你还未满三十,正值盛年,怎就如此体弱气虚?你身为一国储君,身负重任,哪怕是为了天下百姓,你也该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
太子甚至比卫清珩还大了两岁,然叔侄辈分摆在那儿,太子只能乖乖听训。
在朝廷里,卫清珩是臣,太子为储君,他们该执君臣礼。
但卫清珩早已远离朝廷,今日又是他生辰,太子以侄儿的身份来给他庆生,便也不觉得卫清珩说的这番话有何不妥。
卫清珩是太后的养子,他说话的语气和太后简直有九成相似,太子听到他的劝诫,便如见太后亲临,心里的畏惧不由自主地冒出来。
“侄儿一定牢记皇叔的教诲。”
太子听说完,忽然想起,今日太后有可能会来为襄武王庆生。
卫清珩骂他时,还顾忌着他的太子身份,措辞委婉,以劝诫为主。若太后站在这儿训他,可不会骂得这么轻了,指不定太后一生气,还会赶走他刚纳入房中的美人。
太子想了想,立刻向卫清珩告罪:“皇叔,侄儿宫里还有一堆事等着,不便久留,还请皇叔见谅。”
卫清珩点点头,说:“去吧,你的孝心,我知道了。一会儿你皇祖母来了,你就走不成了。”
太子听说太后果真要来,吓得脸色一变,匆匆离开,他哪里还顾得上纠缠晁晚晴。
看见太子终于离开,晁晚晴缓缓松了口气。
刚才,襄武王故意支开太子,是为了帮她。
她对襄武王充满感激,可她猜不到他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
之前襄武王当众认了她,还叫她小师妹。可当卫玄明指责她抄袭策论时,襄武王又迅速和她撇清关系,叫她为晁姑娘。襄武王究竟如何看待她的?
因为冷宫里那碗热粥,晁晚晴始终坚信,襄武王不会害她。
前世,她逆天而行,不得善终。
今生,她已知错,欲顺应天命,扶襄武王上位。她的目标是成为襄武王的幕僚,可她却一点都不了解襄武王。
他就在她的前方,看上去平易近人,可他绝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她该怎么做,才能让襄武王信任自己、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