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概述

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是学术话语和与之相关的写作实践活动,肩负着传递学术思想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使命。英语是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语言,不仅是研究者发表研究成果、参与学术会议、合作交流等的核心工具,还是获取全球学术资源的重要途径。学习学术英语写作相关知识能够帮助研究者清晰准确地表达复杂的学术思想,避免因表达不当而造成误解,从而有效地融入国际学术界,为我国的科学发展作贡献。

1.1 相关概念

1.1.1 学术话语

关于学术话语(academic discourse),学界有过很多研究。Bartholomae [1] 将学术话语定义为特定学术社区在知识产生、筛选、评估、陈述、总结与论证过程中特有的表达方式。Nash [2] 认为学术话语是一种制度化的写作方式,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服务于法庭交流的修辞训练。Zamel [3] 进一步扩展了学术话语的概念,认为学术话语是学术环境中特有的阅读、写作及思考方式。

从本质上看,学术话语兼具规范性与创新性。其规范性体现在学术话语遵循一套既定的学术规范和惯例,这些规范与惯例基于学术社区长期的话语实践,是其知识传播与知识共建的关键途径。创新性是学术话语的一个核心要素,如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能够为该领域带来新的学术贡献。

学术话语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界定特定学科的关键概念、推理方法、协商方式等促进知识的共建 [4] 。因此,学习一门学科不仅涉及学科知识的获取,还包含如何使用该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专业话语进行学术研究、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参与学术讨论等 [4]

对学术话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研究聚焦于学术文本的语言特征,Barber [5] 探讨了学术文本与其他类型文本不同的语言特征。从70年代起,学术话语的研究重点转向对具体学术体裁的分析以及交际目的的探讨 [6] 。Swales [7] 指出,学术社区的成员资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恰当地使用该领域的学术话语。有效的学术写作要求写作者熟悉不同体裁的传统结构以及这些体裁在学术社区中的应用方式和适用对象 [8] 。近年来,对学术话语的研究逐渐深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学术话语的特点、功能和影响。例如,对比修辞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术话语的差异;新修辞学派强调学术话语的语境因素,而非单纯的语言技巧等;语料库语言学通过分析大量学术文本的语言特点揭示学术话语的规律,民族志研究则关注学术话语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生和发展。这些研究为学术话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英语学术话语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学术英语写作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学术交流的增多,对于学术话语的研究也将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一方面,新的学术领域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为学术话语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另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技术手段也为学术话语的传播和获取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同时,学术话语的国际化趋势使国际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组织等成为学术话语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变化将使我们对学术话语的认识和应用不断深入,同时,学术话语的规范化程度也将不断提高。

笔者认为,学术话语是学术交流时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既是研究者表述个人学术思想和研究发现的方式,也是专业领域内知识构建的系统性和统一性的体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方式,学术话语在特定的学术语境中,通过运用学术社区共同认可或普遍接受的术语、概念、语言、修辞规范等,对学术问题进行精确而深入的分析与表达,它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表达,更是对学术思想、观点及理论的深度建构与传递。通过学术话语,作者可以有效地确立学术身份、建立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度,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不同学科领域有其独特表达方式和特定思考方式,学术话语也因此呈现出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学术交流的内涵,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1.1.2 学术话语社区

基于“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的概念,Hymns [9] 和Bizzell [10] 首次提出了“话语社区”(discourse community)的概念。Bizzell [10] 认为,当人们进行话语分析时,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个话语社区的成员如何共同遵守社区的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如何塑造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个人特点或偏好。根据Bizzell [10] 的论述,写作并不只是写作者个人的行为,而是作为社区成员的写作实践,体现了社区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言语期望和共同的话语规范。在此基础上,Swales [7] 将话语社区定义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修辞网络,具有6个特征: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交流机制、共同的参与机制、具有一种或两种话语特征、特定的术语和词汇、成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话语能力 [7] 。Swales [7] 着重强调了话语社区的统一性,认为统一性是话语社区共同价值观的体现。他还强调表达技能在文本接受和产生中的作用,指出作者要使自己的学术能力得到认可,必须具备该社区的话语能力,这是进入该社区的先决条件。

学术话语社区(academic discourse community)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由具有相同知识背景的学者和专业人士组成的社群,每个学术话语社区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依赖于社区成员的互动制定和维护话语标准。学术话语社区反映了特定学术领域知识构建和知识传播中共同的价值观。学术社区有区别于其他话语社区的特殊交流方式,在写作中,作者必须践行该社区的话语规则,否则会导致交流障碍。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人们对学术话语社区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学术话语社区的边界和规则也在不断演变。学术话语社区有时被称为“领域社区”,即需要共享该领域的认知模型进行交流对话并通过协商文本和人际价值来产生和解释学术文本。这些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人为因素在理解和解释学术文本差异时的重要作用。通过理解学术话语社区的概念,写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特定学科领域学术实践的方式,从而在该领域中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1.1.3 学术英语写作

写作可以是一种意义创造和再创造的技术手段 [11] ,也可以是一个试图说服读者的修辞活动等。由于人们对写作的研究有不同方面的侧重,一直以来,关于写作的概念难以有明确的界定。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通过写作构建身份、促进思考、表达感情、传播知识等,在这个过程中,写作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认知活动,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特定目的下的一个涉及人、文本、技术、媒体、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等多个因素在内的复杂的、修辞性的社会活动,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12]

学术写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在中世纪得到了发展。随着大学的兴起,学者们开始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记录和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这种语言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学术写作的雏形。当时的学术写作主要关注的是对古典文献的解读和注释,以及对宗教、哲学等主题的探讨。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典文化,主要使用拉丁语进行学术交流并通过写作发掘和传承古代的智慧。这一时期的学术写作逐渐从对古典文献的解读转向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涵盖了更广泛的学科领域,如历史、文学、艺术等。

随着科学革命的兴起,学术写作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和逻辑推理,英语也逐渐成为主导的学术语言。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对学术英语写作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术英语写作逐渐突破了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跨学科的研究和写作也越来越普遍,推动了学术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共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学术英语写作经历了技能模式、社会化模式和学术素养模式的发展和转变。技能模式把写作看成写作者个人的语言和认知技能,注重学术文本中的语法、句法等表层的语言特征。社会化模式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关注语境和社会文化对写作的影响,把学术写作视为一种特定话语社区内的一个作者和读者以文本为媒介的、动态的意义构建过程。由于每个话语社区具有不同的价值标准、知识体系与交流方式等,需要使用语言策略以特定话语社区规约性的表达方式实现知识共建的目的,文本的组织方式、论证方式和文体风格是社会化模式主要关注的3个方面。随着学术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学术文本被认为不仅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语言符号,还是作者的思维、学科文化、权威和身份等一系列复杂社会因素互动整合的产物。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提出了学术读写素养论。学术读写素养论以新读写理论和民族志为理论基础,将学术写作视为与权力、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行为,身份、机构、学科的意识形态及认识论之间的协商是学术英语写作的核心内容。学术读写素养论强调语言与内容的关系,注重文本对专业知识的呈现、观点的论证和批判思维能力,认为学术写作不仅要考虑文本本身的内容、体裁、结构和语言特征,还需要融入特定的学科思维与社会语境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学术写作将继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为学术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纵观人们对于学术英语写作的认知,可以看出,学术英语写作不仅是文本问题,还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术英语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学术观点的翻译和组织,还是一种特定话语社区内与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进行互动、协商、共同完成的对知识的共建过程。

1.2 基本特点

学术英语写作涉及多种文体,例如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学位论文、书籍评论、研究提案及学术海报等。虽然每种文体都有其特定的文本结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但在写作目的、受众群体、写作规范等方面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这些共性特征共同构成了学术英语的核心要素,使学术作品能够准确、有效地传递学术信息,推动科学发展。

1.2.1 明确的写作目的

学术英语写作的核心目的在于向学术界传递思想、信息或研究成果。例如在大学阶段,学术英语写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和研究实践,全面、深入地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批判性的思考。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以文本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的一种社会构建。个人观点只有得到学术社团的接受和认可才能成为该学科知识的一部分,因此,学术英语写作的过程是作者与同行专家试图建立同盟而共同完成对知识共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写作不再仅仅是表达个人想法的工具,还是如何在特定学术领域深入研究、探索创新的关键。通过学术英语写作,学者们能够深入挖掘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探索新的证据,创新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等,为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1.2.2 特殊的受众群体

学术英语写作区别于其他写作形式还在于其特殊的受众群体。学术英语写作的主要受众是同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对该领域感兴趣的专业人士。这些读者不是文章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备相当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学术经验,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学术观点和前沿技术等都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因此,学术英语写作在观点的提出、内容的选择、论述的深度和语言表达上都必须根据目标读者已有的知识背景、理解过程、可能存在的不同观点、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话语及组织模式。Swales [7] 通过对科研论文写作过程的深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科研论文通常不是对科学研究的简单叙述,而是作者为了使读者接受自己的学术观点,通过一系列仔细策划的修辞、互动等手段加工处理后的社会化产物。在这种意义上,学术英语写作是一种向具有批判思维和专业素养的读者传递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技能。

1.2.3 既定的写作规范

学术英语写作的受众群体对学术英语写作的规范和标准有严格的要求。这种规范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专业性等特征。学术英语写作的规范性通常表现在语言风格、观点表达、组织结构、文献引用、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等方面。

(1)语言风格

1)学术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体,倾向于使用正式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原句: People have applied rockets to explore the universe.

修改后: 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2)在表达行为动作时,倾向于使用单个正式动词,而不是双词动词和短语动词。

原句:This paper deals with how new technology has affected today’s generation,how their lives vary from ours, and the form of transition that has occurred.

修改后:This paper explores how new technology has affected today’s generation,how their lives vary from ours, and the form of transition that has occurred.

3)较少使用缩略语等非正式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原句:The investigation didn’t yield any new results.

修改后:The investigation yielded no new results.

4)在描述现象或解释数据时,使用具体、准确的词汇,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歧义或意义模糊的词汇。

原句:The wind was strong .

修改后:The wind measured 6 on the beaufort scale .

原句:People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this thing for a long time.

修改后:Researcher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this phenomenon for at least 10 years.

5)使用专业术语词汇表达思想。

The utilization of advanc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has significantly en hanced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ve models in the field of bioinformatics .

The present study utilizes cutting-edge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 ligence to analyze complex datasets.

(2)观点表达

1)客观性

学术写作旨在传递客观、真实的信息,主要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观点阐述呈现出客观中立的特点,较少有主观意见的介入。

Based on the empirical data collected, it is evident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 relation between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Smith et al.reported that regular exercise can reduce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over 500 respondents , it was found that 80% of them reported an increase in work efficiency after adopting the new software.

以上3个例句分别通过事实(empirical data)、引用文献(Smith et al.)和具体数据(500 respondents)来体现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说明并非主观臆断。

请对比以下两个句子。

We transferred DNA from agarose gels to Hy-bond-N nylon membranes.

Transfer of DNA from agarose gels to Hy-bond-N nylon membranes was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suppliers’instructions.

第二个句子中,Transfer of DNA from agarose gels to Hy-bond-N nylon mem branes作为一个名词短语,将焦点放在了实验过程本身,而不是执行者,此外被动语态的使用也进一步增强了客观性。

2)严密而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学术观点的表达严密而谨慎。为了避免过于绝对或武断的表述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学术英语写作通常使用模糊限制语(hedges)为观点的表述提供一定程度的缓和空间,同时也为读者预留了充分的思考和研究空间。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那些使语气变得缓和、模糊或不确定的词语或表达。学术英语中,常见的模糊限制语包括以下几类。

表示推测:could,may,possibly,potentially,it is likely that,it is possible that,it is speculated that,it is suggested that等。

表示数量:around,about,most,near,more or less,approximately等。

表示可信度:it is believed that,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in some cases,it is generally assumed等。

表示程度范围:nominally,roughly,strictly speaking,to some extent,in many cases,in certain circumstances,under certain conditions,in some instances等。

请阅读如下示例。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balanced diet rich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associat ed with improve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在这个句子中,suggest表示富含水果和蔬菜的均衡饮食与心血管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关,但不是确凿无疑地证明了这种关系。

It is conceivable that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may have an impact on the species diversity.

这个句子中使用了conceivable和may这两个模糊限制语。conceivable表示这是一个可以想象或推测的情况,而不是已经确定的事实,而may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影响的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

模糊限制语还使语义具有可取消性。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附加某些前提来取消原话语的语用含义,为例外的发生提供解释的可能性。

To some extent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has led to an im provement in efficiency.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regular exercise contributes to better health, alt hough individual responses may vary.

3)批判性

学术写作的价值在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发展,更多地涉及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综合、分析、评价等批判性反思。鉴于学术英语写作的特殊受众,向读者展现对问题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评价研究质量的关键要素。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few have critically examine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at underlie its persistence.This paper argues tha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factors is crucial for devising effec tive mitigation strategies.

这个例子使用了转折词Although和few展示了作者对已有研究的批判性评价。尽管有很多研究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但很少有研究深入、批判性地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点,即深入理解这些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缓解策略至关重要。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topic often overlooks the complexity of the issue, simplifying it to a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wo opposing views. This paper aims to dismantle such simplistic narratives by exploring the nuances and intersections be tween various perspectives.

这个例子中,作者使用overlooks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经常忽略的问题,即将复杂议题简化为两种对立观点的二元对立。通过aims to dismantle such simplistic narratives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即通过分析不同观点之间的细微差别和交集,打破这种简单的叙述方式,从而展示作者对已有研究的批判性分析和对复杂问题的深入理解。

The current study extends previous research by incorporating a qualitative analy sis of participant interviews, thereby offer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in question.

在这个例子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相对于已有研究的创新之处。即通过纳入对参与者访谈的定性分析,更全面地理解所研究的现象,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While Smith’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topic, it is important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 limitation s of the methodology employed, particularly regarding sample size and selection bias.

这句话首先承认了已有研究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潜在的缺点和改进空间,展示了作者的批判性评价。

Jones argues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phenomenon. However , upon closer examination, it becomes ap parent that certain key variables have been overlooked, casting doubt on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这段话首先指出了Jones所提出的研究框架,随后指出框架中存在一些关键变量被忽视的问题,从而对该模型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

(3)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文章在论证和表达观点时的清晰、连贯、合理的思维路径和论证体系。严密的逻辑结构不仅是学术规范的要求,也是学术作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请阅读以下示例。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ducation has been profound and multifaceted.

Firstly, the advent of digital tools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teachers deliver content.Instead of relying solely on textbooks and chalkboards, teachers can now uti lize interactive software, online resources, and virtual classrooms to engage students in a more dynamic and immersive learning experience.

Secondly, technology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students learn.With the wide spread availability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devices, students can access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anytime, anywhere.This has empowered them to take a more active role in their learning, exploring topics of interest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e classroom.

However, despite these positive changes, technology also poses certain challeng es to education.For instance, the overuse of digital devices can lead to issues such as eye strain and postural problems among students.Additionally, the constant influx of information can make i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filter out what is relevant and what is not, potentially affecting their ability to focus and retain knowledge.

Overall,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ducation is a complex one, encompassing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It is crucial for educators to strike a balance, lev eraging the benefits of technology while also addressing its potential drawbacks.

第1段中作者首先明确提出了论点,即技术已经革新了教育实践;第2、3、4段详细分析这一革新带来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并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实证证据来支持每个论点。为了保证段落之间的逻辑连贯性,作者使用了Firstly,Secondly和However等连接词提示各个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第5段以Overall总结主要观点并提出解决办法。

(4)文献引用

文献引用是学术写作显著的特征之一。学术写作中,凡是借用他人的文字、论述或思想的任何文献,都有严格的引用规范。通过引证已有的文献,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根植于前人的研究脉络之中,证明自己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作者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的体现,也是评估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的重要依据。

请阅读以下示例。

In his groundbreaking study, Smith (2020 ) argues that the increasing use of tech nology in education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 engagement.According to Smith,“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ools has led to a more interactive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 (p.45) .This assertion is supported by his analysis of student survey data, which indicat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usage and stu dent satisfaction.

(5)作者的责任

不同的文化,写作与修辞的传统也各不相同,要求作者在文本、信息、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方面遵循特定的组织模式和修辞特质。

汉语是具有含蓄修辞意味的语言,这种含蓄性直接影响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和修辞策略的选择。在汉语中,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换句话说,读者对有效的交流负有更多的责任。对作者来说,写作中过于详细的论述意味着对读者的理解力缺乏信任。

与汉语相反,英文写作是建立在作者和读者互动的期望之上。对于英文读者而言,写作是一种书面对话,说英语的人赋予作者或讲话者以责任,即将一个组织有序地、清晰地表达出来 [13] 。任何交流的中断都是因为作者或讲话者表述不够清楚,而不是因为读者或听者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去理解 [13]

关于中文作者和英文作者的不同期待,很多学者也有类似论述。Reddy [14] 指出,当用英语交流失败时,责任往往在于交流的发起者,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合理地组织自己的思想。

英文写作中,作者责任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连接词汇的使用。连接词的使用可以在句子内部或句子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使文章的一个观点或信息顺利过渡到下一个观点或信息。

请阅读如下示例,注意连接词的使用。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i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educators have been exploring how these tools can be used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improve academic perfor mance.

One of the primary ways that technology is being used in education is through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These platforms offer a range of tools and resources that can be used to deliver educational content,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nd track student progress.

Another area where technology is being used in education is in the classroom.Tools such as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tablets, and other multimedia resources are be ing used to create a mor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can have both posi 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Som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echnology can improve student engagement,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For example , interactive multimedia resources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complex concepts more easily, and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can provide access to a wider range of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However , other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use of technology can also have nega tive impact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 excessive screen time can lead to a decrease in attention span and focus, which can negatively impact learning. Addi tionally, the use of technology can be a distraction, with students easily accessing so cial media and other entertainment during class time.

Overall ,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complex and mul tifaceted. While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improve academic performance,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carefully consider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and balance its benefits with its potential negative im pacts.

1.3 学术素养

学术素养(academic literacy)一般是指研究者在不同的学术环境中对不同学术文本的读写能力。作为学术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写作不仅是观点的产生和文本组织的过程,更是在特定学术社区内的一种与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界读者进行知识互动交流的过程,涉及作者的身份、评审者的偏见、政治与权力关系等多种复杂因素,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完善的知识结构

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学术素养的基础,可以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产生新的联系,开阔写作中的思路与眼界,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构建学科知识。

(2)解构并重构学术话语的能力

学术话语是学科写作、推理、解决问题以及开展实际研究活动等所使用的语言。受到学术社区固有规范的制约,学术话语呈现出该学科特有的语篇结构、修辞特点、写作规范、价值标准等。要成为该学术社区的成员,就必须拥有解构并重构学术话语的能力,即学会在阅读中分析掌握学科文本的体裁特点和写作惯例,并在写作实践中遵守并运用这些规则。

(3)学科思维和修辞能力

学科思维主要体现在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与发展上,包括对观点、知识、文本等的分析、判断、综合、解释、评价能力,以及内容知识的选取和文本的呈现方式。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有其特定的思维逻辑,写作者必须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以学科特有的思维和修辞规范呈现学术观点。

(4)学术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学术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术论文的读者通常为作者的同行,与作者至少有相同的知识储备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论文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突出创新点,对创新点予以恰当的强调与表述等都是学术写作创新意识的表现。

(5)身份构建能力

学术英语写作是一种身份构建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母语非英语国家的作者来说,已有的第一语言身份、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并不完全适于英语写作的修辞习惯,写作时需要构建一个新的身份,并以这种身份与读者协商互动以构建新的知识。很多情况下,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选择、结论的得出、文章的组织结构等都需要根据作者的身份和目标读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6)良好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学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位研究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术写作规范涉及语言结构、体裁、不同文本的结构形式、知识产权、参考文献的编写体系等,不仅关系到研究者个人学术声誉和职业的发展,还关系到学术作品的质量。写作者应全面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学会用学术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不同的学科领域在写作方面具有不同的规范与特点,这些特点代表了该领域相对传统的文本结构和意义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和读者如何通过文本与其学科文化建立联系。虽然如此,学术英语写作拥有一些共性的关键原则。本书讨论学术英语写作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共性特征,帮助学习者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实践中尽可能有效地传达学术信息。

1.4 本章小结

学术写作是指学术话语以及与之相关的写作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具有批判思维和学术素养的读者传达研究内容的技能。其核心目的在于向学术界传递思想、信息和研究成果。作为学术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英语写作不仅是观点的产生和文本组织,还是在特定话语社区内的一种与具有判性思维的学界读者进行知识互动交流的过程,涉及作者的身份、政治与权力关系等多种复杂因素。学术写作的特殊受众对于学术写作的规范和标准有严格的要求。这种规范体主要现在语言风格的规范正式、观点表述的客观中立、逻辑结构的严密。参考文献的规范引用是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的重要体现。 Oc3pEBbNPru9drHAiSUPxzwemRo7q56WAgyiSwudKUU1BVU+d7tu4i80d3QKeV3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