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为什么要做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管理企业的重要措施,有效的纳税筹划能够为企业带来多种发展助益,同时有效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所以纳税筹划是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实施的重要发展事项,也是合理减轻企业税负的有效方法。

从国家经济发展层面分析,纳税筹划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纳税筹划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偷税漏税行为

企业经营过程中,减轻税负是所有企业都在思考的发展问题。减轻税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不懂得纳税筹划的企业容易采用偷税漏税的违法手段来减轻税负,这种方式最终会让企业受到严重处罚。而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可以使企业在合法范围内,通过有效方法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这对优化税收环境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纳税筹划能够合理调节国家税收总量

纳税筹划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企业投资方向,确保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性与稳定性,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效果。从纳税筹划的作用角度分析,合理的纳税筹划不仅不会减少国家税收总量,还会因企业健康发展、收入与利润增加而提高国家税收总量。

3.纳税筹划能够强化企业依法纳税的主观意识

据我国税务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企业偷税漏税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依法纳税主观意识不足。另外大部分偷税漏税企业还具有一个相同点,即不懂得进行纳税筹划,所以其为达到减轻税负目的采取各种非法手段进行偷税漏税。事实上,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其能够充分了解到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法知识,并对依法纳税产生正确认知,在进行纳税筹划过程中深度了解这些相关知识能够强化企业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并采用正确方法达到较好的纳税筹划效果。

4.纳税筹划能够为我国税法建设、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纳税筹划是根据税法规定合理地减轻税负,纳税筹划的理论与方法均与税法建设、税法改革密切相关。我国在制定与完善税法的过程中,也会重点考虑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减轻税负,所以纳税筹划是我国税法建设、改革的重要参考因素。

5.纳税筹划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与引导投资方向

纳税筹划的主要运营方式是利用税基与税率的差别,帮助企业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不仅能起到减轻企业税负的效果,还能在国家税收杠杆作用下,优化市场产业结构与引导投资方向,从这一角度分析,纳税筹划是一种企业与国家共赢的发展措施。

从企业发展分析,纳税筹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等一系列涉税活动的合理筹划安排,最大化减轻企业税负的经济发展策略。所以对企业而言,纳税筹划有以下几种作用。

1.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税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要支出,合理进行纳税筹划主要体现为企业提前安排各种经济活动,合理合法地运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负。这一行为在确保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降低了企业支出,提高了企业利润。

2.规避税务风险

依法纳税是我国所有企业都要遵守的经营准则,纳税筹划是在符合我国法律法规下进行的一种经济行为,这一行为能够有效减小企业税负压力,同时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避相关税务风险。

3.享受更多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政策是随着税收制度改革不断更新的税务法规,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能够了解到更多与自身经营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投资策略调整,这些合法的经济活动既受到国家鼓励,又能够帮助企业享受更多税收优惠。

4.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纳税筹划是使企业资金、成本、利润保持良好状态的有效措施,所以纳税筹划有助于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依法纳税是企业经营发展中需要长期保持的经营行为,也是决定企业利润空间、发展效果的重要因素,进行纳税筹划是合理合法提升企业经营效果的有效措施,也是企业变大、变强的重要基础。

1.1.1 纳税筹划产生的原因

税法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税法能够追溯到夏商时期。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王室制定了一套明确的政策,要求其下属部落或平民根据若干年土地收获物的平均数,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农作物,被缴纳的农作物被称为“贡”,“贡”就是“税”最早的形式。

虽然税法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但纳税筹划却是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因为随着我国税法的不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增加,纳税人合理合法减轻税负的空间越来越大,纳税筹划自然顺势出现。

事实上,纳税筹划最早在意大利出现,19世纪中期,意大利社会经济发展体系逐步完善,意大利高收入人群不断增加,这些高收入人群的纳税问题随之形成了税务服务市场,纳税筹划初步诞生。到20世纪初期,美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高速阶段,借鉴了意大利纳税筹划服务的经验,美国会计协会率先提出了纳税筹划的定义。当时,美国会计协会对纳税筹划的解释为,这是一项遵循税务法规,能够为纳税人带来税款移后扣减的措施。

我国开展纳税筹划的时间比较晚,到20世纪中后期,我国才引入纳税筹划的概念,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变化存在直接关系。2000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本土的纳税筹划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我国纳税筹划的应用目的与效果中可以看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

1.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主观因素

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为确保自身经营利益最大化会自觉开展各种纳税筹划行为。我国税务部门曾开展过一次关于企业经营选择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企业希望到经济特区、开发区及税收优惠地区设立或经营企业,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税负轻、利润空间大。

在企业收入不变的前提下,有效进行纳税筹划自然可以增大企业利润空间,税收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主要支出,通过纳税筹划适当降低支付总额,自然是企业乐于见到的结果。

2.企业开展纳税筹划的客观因素

除主观因素,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还存在一些客观因素,这些客观因素主要源于我国的税法特点及纳税环境特点,目前促使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税法角度分析,纳税人定义存在可变通性。我国现行的税法中明确规定,任何税种都要针对特定的纳税人,但纳税人的界定理论在实际实施中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

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是很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重要依据,比如当某纳税人有足够的理由和证据证明自己不属于该税种的纳税人时,便可以不缴纳该种税款,企业自然可以减轻税负。

就我国市场经营现状而言,纳税人定义可变通性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纳税人转变了经营内容,从某种税的纳税人转变为另外一种税的纳税人。二是经营内容与经营形式脱离,主要表现为企业通过经营形式的变动来掩盖其真实的经营内容,以此进行非法逃税,这种方式是我国税法中明令禁止的。三是纳税人通过合法手段转变经营内容与经营形式,无须缴纳原税种的税费。

(2)从纳税角度分析,课税对象金额存在可调整性。根据我国税法相关规定,我国税额计算的关键因素分别为课税对象金额和适用税率。如果税率固定,课税对象金额则决定了纳税人的纳税金额。而课税对象金额具有可调整性,比如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缴纳增值税时,由于销售收入中存在各种可扣除项,收入金额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各种纳税筹划方法合理增加扣除项,降低销售收入,增值税缴纳金额自然会降低,企业税负随之减轻。

(3)从纳税角度分析,企业能够针对不同税率进行纳税筹划。我国现行税法针对不同税种制定了不同的税率,即便同一税种不同税目也存在税率的差异,所以针对不同税率进行纳税筹划也是减轻企业税负的有效方式。

(4)从纳税角度分析,起征点是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依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起征点是纳税筹划的一大客观因素。因为起征点是课税对象的最低征税额,低于这一金额企业可以不缴纳相关税费,超过这一金额则需要按照全额进行税费缴纳。所以,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通过各种纳税筹划措施努力将自己应纳税所得额控制在起征点之下。

(5)我国税法中存在各种减免税优惠政策。近年来,我国税务部门大力开展减税降费改革,各种减免税政策不断增加。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稳定市场环境,扶持更多纳税人健康发展。在这种纳税背景下,各类减免税的优惠政策也成了企业纳税筹划的客观因素,为合理合法降低营业成本、降低企业经营压力,各类企业都在设法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减小自己的税负压力。

以上5种客观因素也是我国企业根据本土环境进行纳税筹划的重点,而对一些市场已拓展到海外的大型企业而言,纳税筹划过程中还存在部分国际客观因素。

3.企业纳税筹划的国际客观因素

由于各国市场环境与纳税环境不同,所以各国税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当企业市场拓展到海外后,则需要考虑国际纳税问题,纳税筹划自然要思考国际客观因素。目前,影响企业纳税筹划的国际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同国家的纳税人概念存在差别。截至2022年,世界各国税法对纳税人概念及纳税人义务还没有达成统一。目前国际社会确定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纳税人必须在居住国纳税。二是纳税人必须在所属国纳税。三是纳税人的财产或所得如果来源于一国境内,必须在来源国纳税。

由于这三种国际纳税原则存在较大差别,所以企业进行国际纳税时就获得了较大的纳税筹划空间,企业在合法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可以减轻国际税负。

(2)不同国家的课税程度与方式存在差异。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对个人和企业都实施征缴所得税,但在财产转让税上则存在较大差异。比如部分国家不征收财产转让税,或某些国家的财产转让税税负较轻,这也为企业进行国际纳税筹划创造了一定空间。

(3)不同国家的税率存在差别。由于市场环境和纳税环境不同,各国对所得税的税率设定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为企业进行国际纳税筹划争取到较大空间。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进行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

(4)不同国家的税基存在差别。除了税率,不同国家的税基也存在一定差别。比如大多数国家所得税的税基为应税所得,但在应税所得的扣除项的规定上,各国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进行国际纳税时,也可以根据各国政策合理减小税基,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依法纳税是我国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在经营企业过程中合理进行纳税筹划能够合法、有效减轻企业税负,获取更大利润空间。纳税筹划一定要合理合法,根据纳税筹划产生的原因,善用纳税筹划的客观因素,企业才能够达到合法减轻税负的目的。

1.1.2 真正意义上的纳税筹划

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企业财务工作者通过做账等方式能够起到明显的纳税筹划效果。

事实上,做账与纳税筹划完全不同,做账只不过是纳税筹划的一种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纳税筹划,且做账大多是针对企业已经完成的业务内容,这种纳税筹划措施并不能达到最佳纳税筹划效果。

真正意义上的纳税筹划是一项关系企业整个业务流程,需要企业管理者积极参与的工作,且真正意义上的纳税筹划包含以下多个重点。

(1)纳税筹划不只是单纯的会计工作或财务工作,更是企业管理者和业务部门的重要工作。

(2)纳税筹划的重点是在业务开展前进行筹划,而不是税务事实形成后。

(3)纳税筹划与企业业务经营流程息息相关,针对业务经营流程开展纳税筹划远比针对财务处理开展纳税筹划效果好。

(4)纳税筹划的原则是在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一味追求减轻税负。

(5)纳税筹划要充分结合企业商业模式,利用商业模式特点有效降低企业税务成本。

(6)纳税筹划要与企业业务、企业战略充分融合。

(7)税收政策是纳税筹划的重点,但完全依赖税收政策并不能达到最佳筹划效果,因为完全依赖税收政策属于纳税遵从。纳税筹划要多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及市场环境,积极主动进行。

(8)纳税筹划不能仅针对单一税种进行,应该针对与企业相关的所有税种进行综合筹划。

(9)纳税筹划一定要具备全局性,针对企业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筹划,切忌顾此失彼或顾头不顾尾。

(10)纳税筹划要注意分寸,过度筹划只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尤其对企业而言,纳税筹划一定要确保在合理范围内,因为我国当前税务环境十分有利于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国家已经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经营困难,并开展了多项减税降费改革,如果企业再进行过度筹划,很容易受到严厉处罚。

(11)纳税筹划的关键是提前预测、提前筹划,只有做好事前规划与准备,才能够达到最佳的筹划效果。

(12)纳税筹划的前提是合法合理,注重事前筹划、过程修正、事后完善。

(13)发票是纳税筹划的主要工具,企业的资金、业务、合同都是纳税筹划重点。

牢记以上重点,企业才能够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纳税筹划,企业才能合法合理减轻税负。

1.1.3 纳税筹划的主要特征

纳税筹划是在我国税法允许范围内进行纳税人利益最大化的合理筹划,总体而言这一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合法性

合法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事实上纳税筹划就是对我国税法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合法合理条件下进行纳税的最佳选择。开展过纳税筹划的企业都能够认识到,纳税筹划中绝对不能出现违反国家税法的行为,否则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税务风险及严重的处罚,所以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税法知识,充分了解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法条款,从而能够有效开展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的合法性主要表现为筹划手段在现行税法允许范围内,不存在任何与法律冲突的行为,也不存在隐瞒、欺骗等违法行为。总体而言,纳税筹划的本质就是根据税法导向进行最优的纳税选择。

2.政策遵从性

我国税法的制定、改革、完善都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开展的,且税收是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杠杆,所以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要遵从相关税法,积极参与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税收进行的多征、减征等改革及时适应,主动助力我国税务部门进行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3.目的性

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时要确定明确的筹划目标,在合理合法前提下围绕目标开展最优的纳税筹划策略,充分行使合法权利,享受最大税收优惠。

4.时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策略具有时效性,因为我国税法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修正、改革,企业需要及时根据税法改革情况做出相应筹划调整。 XRb89e/cjLwTmiKlU2FczklXJAUC4/n803UkuamqLh/zlfihrRDSPxG3qrY9S3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