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章
照门松

樟树阁皂山道德宫门前的空地上,文天祥与孙道长相对而坐,石桌石椅石棋,一壶香茗放在侧边的石椅上,棋盘旁边两个杯子,茶水绿得透亮晶莹,香气缭绕。孙道长执黑,只见他黑帽、黑袍、黑须,人也黑瘦,精神矍铄,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文天祥执白,一袭白色长衫,眼神里透出一种刚毅几许忧愁。

孙道长落下一枚棋子,看了一眼文天祥,先生心事重重,可否说来与贫道听听。

文天祥叹了口气,想我堂堂大宋江山,屡屡丧失于胡人铁骑之下,大宋子民屡屡惨遭铁骑蹂躏,每念及此,我夜不能寐啊!

先生说的是实话,可是大人在开庆年上疏请斩董宋臣、献御敌之计,无人理会;咸淳六年草拟制诰,义正词严地斥责奸相贾似道,反遭罢斥。先生已为大宋尽力,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百姓,何必再为这事发愁?再说先生是一文人,何妨云游天下,饮酒作诗品茗为乐?

道长有所不知,当年,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大宋皇帝亲自选拔我文天祥为第一。其后,虽然受到一些挫折,但我自当为朝廷效力,万死不辞。

一缕山风吹过,观里的树木发出飒飒的声音,高大的银杏树上掉下来几片枯萎了的叶子。

孙道长端起茶杯,先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正是,我文天祥也希望看到我们大宋国一片安静祥和的局面,那时我也就能效法李白,写尽我大宋国天下美景。可是,时下这种局面,我哪里还有写诗的闲情逸致,忧愁尚且来不及啊!

文天祥站起身来,走出道德宫,看着前面十七棵松树。那是东晋真人丁令威在此修炼时折下的松枝以代香烛,后来长成了参天大树,一棵棵巨松如擎天之柱般直刺苍穹,十七棵松树一字排开,像是一道绿色屏障,正对着道德宫的大门,被人称为照门松。

道长,我文天祥希望就像这照门松一样,日日夜夜为大宋守卫国门,为朝廷把守关口。

孙道士敬佩地看了一眼文天祥,听了先生之言,贫道深感惭愧。道长在此修炼道术,为民除魔驱邪,造福于当地民众,何愧之有?久闻道长法术高明,精于星相占卜吉凶,可否为天祥卜上一卦?

孙道长哈哈一笑:“先生乃一代名儒,又是朝廷命官,如何相信贫道这等微末之技。不敢,不敢。”

“道长,你我相交多年,但说无妨,就算是戏言也罢。”

“好,好,算是戏言罢,贫道看先生之相,说吉,是大吉,贵不可言;说凶,是大凶,凶不可说。但能否化大凶为大吉,全在先生一念之间。”

文天祥问:“怎么是吉,什么是凶,请道长详细说明。”

孙道长拂尘一摆,摇摇头:“此乃天机,贫道不敢泄露。”

文天祥告辞的时候,孙道长一直送到鸣水桥。观里的其他道士觉得奇怪,何以今天道长送客送了这么远,这可是第一次。

孙道长一连向文天祥道了三声“保重”,谢谢大人为此桥题写桥名,贫道在此等候先生再来品茗对弈,饮酒论诗。

文天祥说,我一定再来拜会道长。

山弯处,文天祥的影子消失了,孙道长的眼里忽然掉下一滴清泪。

次年正月,文天祥将全部家产变卖充作军费,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八月,任浙西江东制置使兼江西安抚使,知平江府(江苏吴县),第三年正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后来文天祥被加少保、信国公,达到了他仕途的顶峰。

五年后,文天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估计这次难以逃出重重包围,为免遭侮辱,当即把随身带着的冰片掏出来吞了下去,以求一死,但没有死成,而是在昏迷中被元兵俘虏了。

一天,元平章阿合马盛气凌人地来到囚禁文天祥的地方,他要亲自看看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天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天祥坐在那里,头也不回一个,阿合马只得让随从把凳子搬到了他的对面。

“文天祥,见了本官你为何不跪?你以为你还是宋朝的官员吗?”

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为什么要跪?我文天祥一跪天地,二跪父母,三跪我大宋天子。你算什么东西?”

阿合马以为自己是胜利者,以一种讥笑的口吻,傲慢地说:“你既是南朝宰相,又怎么会到这里来呢?”

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必定早挥刀将你斩于马下,岂容你到南方兴兵作乱,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

阿合马大怒,用威胁的口气对左右说:“这个人的生死由我决定。”文天祥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大义凛然地说道:“亡国之人,只求一死,要杀便杀,什么由不由你。”皇帝忽必烈对文天祥这种宁死不降的精神十分感动,临刑前亲自前去劝降:“先生如降我,我即恢复先生之相位,先生照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何?”

难道这就是九年前孙道长说的化大凶为大吉?文天祥回想起孙道长的话,想起了道德宫门前的那一排照门松。

“哈,哈,哈,”文天祥大笑三声,“国已亡,家已破,文某之心已死,要这宰相之位何用?”

忽必烈感慨地说:“于仁,不能杀先生;于义,不可杀先生;于大元江山,必杀先生。先生如此,可是陷我于不仁不义之地啊!”

文天祥凛然地说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听了这话,忽必烈向文天祥长揖到地,从随从手里端过一碗酒,如此,我给先生送行了。

文天祥接过,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文天祥在大都被杀的消息传到道德宫时,孙道长取了三炷香,点燃,向北拜了三拜,长揖到地:“先生之气节,可比门前之松;先生之光华,可比日月,可照天地。” LwkpUvT6/Hy9ivhBSBXNYxUZb26oBN2f1WVAGbK9E+ZYOUP+7XtPZIDiLaRk6TX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