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岗县科协共五个人,去年植树花了670元钱,其主要开支如下:每人发一顶帽子共50元,每人发一把铁铲共150元,伙食补助金共125元,每人一瓶矿泉水一条擦汗巾共80元,中午吃饭用了265元。五个人共种了10棵拇指般大小的白杨树,有7棵没有成活,3棵侥幸活下来了的由于坑挖得太浅,歪歪扭扭地斜立在那里。
今年科协主席老陈为了节约开支,响应上级厉行节约的号召,决定请附近的群众植树,任务落在了副主席老李和出纳员小龚身上。
老李和小龚来到梨树村,找到两名民工。
“种一棵给30元。”两个民工说。
“什么?30元种一棵,”小龚大吃一惊,“你该不会是说梦话吧?10元钱一棵就是很高的价钱了,10棵树不就是一会儿工夫么。”
“10元钱一棵?”两个民工脸上现出讥讽的笑容,“昨天税务局请我们种,40元一棵,一分不少。”
“40元一棵?你这不是种树,是杀人呢,就按10元一棵算,不到半天你们每人可就挣了50元,一天下来可就是100元哪,一个月可就是3000元,我们这哪有这么高收入的民工?”老李拂袖而去。
“他妈的,就这么10元一棵,算起来还比我的工资高两倍呢,30元一棵还不翻了天了。”老李边走边嘀咕。
走不远又碰到两位民工,一问价钱,这两个要25元一棵,说是包活,先付一半工钱,另一半明年植树时再付,少一棵树就少给一棵树的工钱。
“活不活的我们不管,你只要把价钱降下来就行。这种杨树谁还不能包活,要多贱有多贱的东西,就是扔地上也能活,还要你包什么活不活,你只管种下去便是。”老李说。
“也不能这么说,去年你们种的也是杨树,现在你去看看有几棵活下来的?说来我也真是看不懂你们,年年在这里种树,却见不到有几棵树在这里。”
“跟你说实话吧,我在这里种树已经不下十年了,要是年年种的都活了下来,这么多人种树,只怕锅台上都是树了,哪儿还有空地让我们种?10元钱一棵,你们到底种不种?”老李不想跟他们多说。
“不种。”
“不种拉倒。”老李抬脚就走。
“李主席,请不到人可怎么办呢?明天是县林业局验收的日子。”小龚跟在后面有些着急。
“不忙,我们先到山上去看看。”
两人来到山上,只见大部分单位都已经种好了,还有几个民工在那里忙碌着。
“老乡,来,过来抽支烟,歇歇。”老李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支,一边点着一边向老乡招招手。
几个老乡走过来,客气地接过老李的烟,一边和热情的老李搭讪起来,原来他们已经在这里帮各个单位种了三天树了。
“那你们种了很多了?”
“大约有好几百,你看,那些种得笔直笔直的就是我们种的。那些歪歪扭扭的,就是你们机关的人自己种的,昨天刚下了一场雨,晚上又刮了点风,这坑浅的树就歪了,真是浪费了树苗。”一位老乡说。
“是啊!”老李叹了口气,“可这怎么办呢?大家工作上的事又那么多,压力又那么大,干起活来又没经验,有好些还是女同志,这种树怎么种得好?比如说我们单位吧,明天要验收,可开会的开会,生病的生病,五个人就只剩我们俩能来,你说请人吧,工价又太高,一个穷单位怎么请得起,不请人吧,自己又种不好,唉!”
“你们也是够难的,这样吧,5元钱一棵,收点力气钱,我们帮你们种,不就10棵树吗?”
“这样你们是不是太亏了?”嘴上虽这么说老李的心里却在为自己成功的表演而暗暗高兴。
“几斤力气,有什么亏不亏的?”
“那好,那好,小龚快到那边去把树苗领过来。”老李兴奋地说。不想县里对这次植树很认真,第三天晚上,电视里对这次验收结果进行了通报,许多单位不仅受到了批评而且还被责令返工。县科协和一些单位却因为植树质量好而受到了表扬。
主席老陈很是高兴,决定每人发植树奖金100元,老李和小龚另发误工补助各50元,仔细算算比去年省了20元经费,不仅节约了开支而且提高了植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