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志的妹妹在邻近地区的东山县乡下教书,夫妻两地分居,一直想调进城里,可办了近十年了就是办不成,年年暑假都要忙碌一番,每次,领导不是说城里编制已满,就是要照顾更困难的同志。前几天,陈宏志到她家时又听到妹妹在唉声叹气,说今年又调不成了。陈宏志安慰她说:“调不成就算了,乡下的空气清新得多呢,爸爸妈妈和你大哥我在乡下不照样生活得好好的,多吃点苦算什么,咱可是乡下孩子呢,过几年再看看吧,以后再调也不迟。”
小妹也只好流着泪说:“调不成能有什么办法呢,只是苦了你妹夫,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每天除了工作外,还要照顾孩子忙家务。一个大男人的,本身工作就很忙,又加上个孩子,也真难为他了。”
陈宏志也只好跟着叹了口气:“别灰心,总有办成的时候。”
陈宏志打算回家时顺便到一个分别了近二十年的战友家看看,因为隔着个地区,见面机会就很少,过去每年还写一两封信,现在有了电话信就没写了,逢年过节时打个电话问候一声。
到了战友家,才知道当年他们的班长刘刚前不久到这个地区担任专员。
陈宏志就和那位战友去找刘刚,一来是分别时间长了想见见面叙叙战友情,二来是想为小妹的事出点力看能不能帮上忙。一别多年,见面自然分外亲热,刘刚手头的事安排好,把城里的几个战友都用电话叫了来,热热闹闹搞了一整天,陈宏志就在刘刚家住下。陈宏志谈起小妹的事,谁知刘刚只淡淡地说了句:“明天再说吧。”
陈宏志心里就很不是味道。心说看来什么战友情,朋友义,吃吃喝喝的时候还行,一涉及正事就只能是空话一句。早上醒来,刘刚对他说:“大老远的又隔着一个地区,你也难得来一次,就在这再玩一两天,顺便去为你小妹的事走走,看能不能办成。”
陈宏志怏怏地说:“不办了,调不成就算了,以后再说吧。”
“没有熟人还不一样的办,事在人为嘛。为你的小妹,就是碰钉子你也得去碰一碰,才算尽到你这当大哥的责任。”刘刚笑笑。
漂亮话倒是很会说,陈宏志心想。他真有些生气了,那你帮我打个电话过去,打声招呼。
电话我就不打了,今天上午我有个会,也没空陪你去。我不需要车子,你就坐我的车去,有辆车也方便些。
一会儿司机小李就把刘刚的二号车开来了,陈宏志也就抱着“死马权当活马医”的想法上了车。
一个小时后,二号车直接开进了东山县政府的大门,陈宏志说:“小李你是不是弄错了,我妹妹是教书的,办调动得去教育局,跑到这县政府来干什么?这里边我又没熟人。”
“没有错。”小李说。
远远地陈宏志就看到县政府的楼梯口快速地出来几个人,快速地来到二号车旁,脸上都挂满灿烂的笑容,见到车上只下来他们两个人,眼里就有些失望。小李忙着介绍,这位是吴县长,这位是汪副县长,这位是郝副县长……这位是张秘书。最后介绍他,这位是陈宏志先生,刘专员的战友,刘专员今天有个会,来不了,特意让我送陈先生过来。小李在“特意”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刚刚暗淡的眼神随即又亮了起来。大家就很客气地伸出手来再次紧紧地握着陈宏志的手:“欢迎,欢迎。”欢迎陈先生前来指导工作。陈宏志心说,我哪里能指导什么工作,这分明是虚假的客套嘛,我妹妹到了几次教育局,脸色都没见到一个好的啊!就别说这县政府了。
简单的寒暄之后,陈宏志说明了来意,吴县长说:“啊!陈先生还有个妹妹在我们这教书,你不来我们还真不知道啊。这事我过问一下,坐了大老远的车,先休息一会儿,中午在这吃顿便饭。”安排好陈宏志和小李后,吴县长他们就忙公务去了,留下分管教育的朱副县长和张秘书陪着他们。
一会儿,一份调动申请表就拿到了陈宏志的手中,朱副县长、教育局长都在上面签了字。
下午,陈宏志的妹妹就拿到了调令。
陈宏志回到了刘刚家里。
“成了不?”刘刚问。
“成了。”你那“2”字车牌号一出门,比我妹妹跑上十年都管用啊!陈宏志喜滋滋地答。
刘刚笑笑,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