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起!挨千刀的,不得好死!这几天,只要张国起出屋,就有人背后骂,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还闹出一条人命。
张国起家大业大,三栋大瓦房盖在绿树丛中,里面除了养鸡,就是养羊。外边,自己住一溜北京平。
一大片绿柳白杨,榆树刺槐,都是野生的,掩映着他的房子,就像军车上,蒙着的大绿网,蒙得风雨不透。夏日里,叶绿素和着一声声红色的鸡鸣,白色的羊咩咩的响声,传出去很远,酝酿着说不出的奇臭。云山雾罩,热浪蒸腾,像把肥头大耳的二师兄,架在蒸笼上煮,鸡鸣狗跳。
城市扩建,越来越抵达乡村。多年前,不知哪个领导,相中了张国起的家乡。南边有一片山坡地,在那里征地、开发,把一中从城里移出来,建在那里。当然,那是大伙的土地,土贫瘠,不打粮,以每亩三百元,卖给了学校。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年景,种一亩地,挣不到三百元。
后来,学校里换来了李校长,因城市嘈杂或因别的原因,把城里的几所小学也迁到这里,房子明显不够用了,就往南边山头扩建,再扩建是石头山,扩建不了了。
这天,李校长找到村里,决定征一块地。他把目光瞄到了张国起散养的鸡场。近年,溜哒鸡翻倍的值钱,张国起把自己住的门面房的房前,用网围起来,成了方阵。上千只红色大肉鸡,简直是浩浩荡荡的红巾军,呱呱……大队伍一摆,精神抖擞。
村支书说,这事得找张国起,村里答应不行,个人承包了。盖鸡场养鸡,国家号召的,我们无权买卖。
李校长给村干部撒完烟,点着了说,张国起自己说了算呗?
支书吧嗒吧嗒烟说,他要答应了,下一步好办。
李校长直接去找张国起。那天,张国起正一瘸一拐地喂羊草料。他这些年,钱挣了,累没少受,又得了腰疼的病。张国起得的腰疼病,医院给判了刑,治不好了。张国起心态好,什么病?布病,是羊传染的。说他挣钱了,只是表面的。这多年滚滚爬爬,风里雨里搏打,只挣了一堆空房子,和房子中的鸡架、鸡笼、食槽、水槽、粉碎机和几万斤玉米。一年挣钱,一年赔钱,能坚持下来的,只有张国起了。
起初,临近的几户人家,没太在意,养殖场传出的气味,习以为常。后来,年轻人都搬进城,远离这是非之地,剩些老弱病残,更无人顾及。
李校长来找张国起,只有他家离学校近。别人家房屋少,给他建校舍,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