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得不到关注的孩子之后会走上怎样的道路呢?
在上学期间,老师可能多少还是会关照孩子们一些。但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之后,就彻底不会有人来管他们了。社会上的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更高,做不好就会受到责备,他们可能赌气辞掉工作,辗转于各种工作之间,或者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躲在家里与社会完全隔绝起来。他们认为自己是“正常”的,因而不会主动去寻求帮助,接下来便会彻底被社会遗忘。在最坏的情况之下,他们也可能因为犯罪被送进监狱。事实上,监狱里的很多人,都是从小在学校没有得到关注,之后继续被社会遗忘的人。
为了避免孩子陷入这种境地,必须尽早发现他们的异常情况,尽早提供帮助。一般来说,这些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出现某些征兆,大人一定要向他们伸出援手,不要忽视这些信号。
但这里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就算发现了孩子们的各种征兆,又该怎么做呢?现在的应对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发现孩子的优点表扬鼓励”“让孩子更加自信”。孩子们各有所长,让他们继续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会导致他们失去自信,所以应该寻找和激发每个孩子的长处,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表扬,现在大多数人往往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然而“不让孩子们继续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其实非常可怕。家长或者监护人真的经过仔细研究,确定孩子“在这方面不太可能有进步”吗?如果没有确认,只是因为“他做着很吃力”这个理由,就不再让他面对弱项,那么很有可能就此扼杀了孩子的潜力。从某种意义上看,甚至有可能是教育者人为制造出了障碍。
例如,有一个孩子每个星期都会有一天忘带一些东西。老师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但也有可能反过来说“他每个星期都有4天不会忘带东西”,这两种不同的看法会让老师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按照目前的“赞美式教育”的做法,老师应该关注他大多数时候没有忘带东西,表扬并且强化这一点,而不是提醒他别再丢三落四。有些时候,表扬确实能让孩子进步。但如果表扬之后孩子仍旧每个星期都有一天忘带东西,没有任何改进的话,老师或家长就必须帮助他培养专注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能再依靠表扬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赞美式教育”只能让问题一直延续到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