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热水澡与闯入者

词条解释088:尼尼微城

释义1:已经毁灭的古地球城市,原亚述帝国(一个灭亡的古地球政治实体)首都。该城市曾位于亚欧大陆西南部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区,因为古代历史资料大量散佚,具体状况不明。

释义2:目前兰檀地区法理上的首府,俗称“新尼尼微城”,该城市以贯穿全城、最终通向新阿斯旺湖的复杂运河系统而知名,目前总人口约105万人(因为当地人口普查开展不力、数据更新迟缓等问题,可能存在着以万人为单位的漏报),是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轻工业、商业和科技考古业中心。

释义3:在946年的“鲜血黎明”战役中被摧毁的前兰檀地区首府、第九军团司令部原驻地,俗称“旧尼尼微城”。该城曾经是傀儡战争爆发前和谐星的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一座自黄金时代第一次拓殖时便已经奠基的城市(一般认为,该城市正是得名于这一时期,以纪念地球上的古尼尼微城)。在被毁灭之前,旧尼尼微城被称为运河与温泉之城。城市周边的盾状火山丘陵源源不断地为城区多个地点供应着温泉。有如今日的新尼尼微城一般发达的运河、公路和轨道交通系统共同支撑着这座巨型城市的运转。在鼎盛时期,旧尼尼微城及其周边区域总共居住着200万以上的人口,周围的巨型工业区拥有全世界12%的工业产能,丰富的地热能和发达的能源工业确保了当地工业用能的自给自足。

截至整场战役结束,旧尼尼微城市民及参与城市防御行动的军人中,有12万—14万人(依不同统计数据有一定差异)死亡或失踪。之后因为不明事件(参见词条解释092:尼尼微城的闪光),侵入城内的傀儡军团活动转入完全消极状态,其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之后,兰檀当局将旧尼尼微城及周边部分工业区、卫星城(总面积约1250平方千米,含15.2平方千米水域)划为军事禁区。

词条解释092:尼尼微城的闪光

众多目击报告及事后调查指出,在“鲜血黎明”战役的最后一日,许多人在行将沦陷的旧尼尼微城周围目睹了一道所谓的“闪光”。因为记忆混乱、记录差错等原因,对“闪光”事件的具体描述存在着因人而异的差别。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闪光”出现后,攻入旧尼尼微城的傀儡军团立即停止了进一步的攻击行为,其行动转入消极状态。

不过,这种“消极”并非许多未经确认的消息所声称的“如同死亡一般的沉眠”。根据战后对旧尼尼微城的侦察报告(往往以侦察人员、装备全部或大部损失为代价),目前已经可以确定,虽然城内的傀儡军团确实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武器装备,尤其是便于保养储存的轻武器可以使用,且一旦发现人类接近,这些傀儡便会立即苏醒并展开攻击。故而进入,甚至仅仅靠近旧尼尼微城都仍然是极端危险的行为。

和谐星的科学家、科技考古学家及科学史专家目前均无法解释“闪光”事件的原因。

词条解释100:下尼尼微城

根据部分都市传说、谣言和学者的假说(其中包括著名的历史学家乔东福教授于777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假说),在旧尼尼微城下方存在着一座被称为“下尼尼微城”的规模远超过旧尼尼微城的古代城市,而该城市的秘密一直被兰檀地区原先的领袖家族——谢林家族所掩盖。事实上,“下尼尼微城”的传说确实有一定真实性:在旧尼尼微城地下的部分坚固基岩区域的确存在大型空穴和竖井系统,据推测,它们可能是黄金时代未完成的建筑工程的遗迹。

在旧尼尼微城被攻陷前,上述地下建筑已经被全面系统性勘察。部分空穴已经被改造为地下仓储设备和居住区,在战前有超过4万人居住于其中,竖井则作为危险垃圾填埋区域。至于其余与“下尼尼微城”相关的传闻,均无任何可信依据。

——摘自《联合军军事词典》(第13版) d+6fL07bTbJrKavJeu/tt9B0U3UXFBX9EdXWmno1kCmeOdXm8bpIpWjv7a8ujn/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