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不知过了多久,对讲机里传来迪克的声音:“怎么样,有发现吗?有没有活人?找到基因库了没有?你千万别出什么事,我一个人在上面,都快发疯了!”

翟南想了想,觉得迪克情绪很不稳定,暂时还是不要告诉他实情为好,只有含含糊糊地说:“你别急,这里面很大,我正在探索,目前还……有什么发现我会马上联系你。”

翟南站起来,从房间中出去,机械地继续走了下去。他经过一个又一个展室:“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黄河文明”……不久后,每个展室的划分更细了,“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帝国”“秦汉时期的中国”……但他不用看也知道,那里面都是空的,只是一个个一无所有的房间而已。

沿着长廊慢慢地走着,翟南觉得自己像是沿着时间的长河走向下游,但下游不是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海,而是突然被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崖隔断,人类历史从那里跌了下去,变成一道瀑布,从此坠向虚无的深渊。如今所有的水都已流干,剩下的只有干涸的河床而已。他甚至怀疑,走到那尽头之后,自己也会掉下深渊,从此消失……

长廊中的尸体仍然三三两两地出现,但翟南没有刚才那么恐惧了,他多观察了那些尸体几眼,忽然有一个奇怪的发现:这些尸体都是男人,而且是青壮年男性。他回想了一下,一路上的上百具尸体中,他没有看到一个女人,也没有老人和小孩。这不会是巧合。

这又是为什么?难道最后来到这里的只有壮年男人吗?这不太可能吧?

揣着一肚子的疑问,翟南终于走到甬道尽头,一扇巨大的门矗立在他面前,上面有一块牌子,铭刻有“地球生物基因库”的字样。这里应该就是整个地下建筑的核心了。

他伸手去推,那扇门纹丝不动,但是过了片刻,它自己打开了。那是一扇足有一米厚的合金大门,里面最初是一片漆黑,不久便透出了明亮的光线。

翟南发现自己站在一片蔚蓝色的海洋之前,他的面前是一块巨大的绿色大陆,形状异常熟悉,是亚洲。在一刹那,翟南几乎有一种自己正悬浮在那个已经消失的地球上空的错觉,一阵头晕目眩。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不对,那块大陆是奇异地向着他凹陷的。翟南定了定神,才发现在他面前的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球形大厅,直径大约有一百米。大厅的背景是蓝色,镶嵌以绿色的大陆图案,与地球上的位置完全对应。看起来好像是在地球的内表面一样,而他大概在赤道位置,沿着弧形的墙壁,在大约60度、45度、30度和赤道等“纬度”上都有过道,上下以楼梯衔接,而墙上有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的孔槽。

这或许是人类最后一座伟大的建筑了。这个形状,当然不是一个方便省力的设计,却充分展现出设计者对地球的眷恋之情。再一次看到熟悉的“地球”,翟南觉得自己的眼角湿润了。

他又向身边的墙上看去,那里所对应的区域相当于赤道穿过的太平洋中部。在一些小槽边上,他看到了一堆斜体的拉丁字母“Orcinus orca”“Geochelone nigra”“Sphenodon punctatus”……虽然看不懂,却很容易想到应该是生物的拉丁学名。翟南思忖片刻,忽然明白过来。这个巨大的球形大厅自然就是基因库,生物基因应该就以某种方式储存在这些墙壁上的小槽中。但这些小槽却大多空空如也,这是怎么回事?

他总算看到一个槽孔中有什么东西,他轻轻抽出来,是一个方片形的透明晶体,里面有一道夹层,但却是破掉的,边上缺了一个口子,里面自然已经空空如也。如果里面曾经存储了什么基因或细胞的话,现在也肯定没有了。

翟南将那晶片放回去,困惑地摇了摇头,然后不经意地向下看去,顿时倒抽一口冷气,血为之凝结。

在大厅的底部,横七竖八都是尸体,情形和外面相仿佛,但是比外面要多得多,触目惊心。翟南粗略估计了一下,这里的尸体大概有五百具以上,仍然都是男人,毫无例外。

在尸体的中间,相当于南极洲的位置,有一个巨大的黑色正方体,边长约有三十米,中间有圆柱形的凸起,翟南知道那是什么:这个设计是一种小型核聚变反应堆,可能是整个基因库的动力系统。要将几百万种生物细胞保存几千年,必须保持极低的温度,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维持。

更确切地说,这曾经是,因为它没有半点正在运转的迹象,所有指示灯都熄灭着。翟南的心沉入了深渊,这样一来,无论基因库里有什么东西,如今都已经丧失保存条件了。

“来自宇宙的蠢驴们,你们来了,你们终于他妈的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忽然响起,并在大厅中不断回响,和刚才平静的广播声不同,这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怨恨。

同时,在大厅墙壁上,“印度洋”的中部,出现了一面宽大的显示屏,一个披头散发、胡子拉碴、三十多岁的男人出现在他面前。他的形象是亚洲人,穿着脏兮兮的二十一世纪的服装,手里拿着一杯好像是啤酒的饮料,坐在一个胡乱堆放着各种东西的房间里。翟南一时也看不清楚房间里是什么。

令他震惊的是,他讲的是汉语。翟南自己的母语。

难道还有人活着?这个念头刚在翟南的脑海里浮现,对方就打消了他的幻想,“不用看了,你看到这录像的时候,我已经死了很久。我叫卢瑟,是建造这座地下掩体的工程师之一,这个仿地球形的基因库就是我设计的。我是整个宇宙中的最后一个地球人。

“我不知道你们是虫子、蜥蜴还是什么章鱼,也不知道你们是从哪个傻帽星球来的,更不知道你们是商人、科学家、考古学家还是无意中跑到这里来的倒霉蛋,总之既然来了,就是我的客人。现在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要先听哪一个?”说着,他诡异地咧嘴笑了起来。

翟南看着那个正在坏笑的家伙,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还是我来说吧,坏消息是:你们这些白痴白跑了一趟,什么也捞不着;好消息是……算了待会儿再说吧,我先告诉你们,为什么什么都找不着。我会告诉你们这一切,当然你们能不能听懂,我就管不了了。

“我估摸着宇宙中总会有些傻帽在四处寻宝,虽然我们是个未开化的破烂星系,总也会有些独一无二、让人感兴趣的地方,历史、文化、生物基因……所以你们来了,不是吗?你们以为在这里可以发现这些?可以让你们回去在银河系的考察报告上增加一笔光彩的履历?错了,这里什么也没有!

“告诉你们吧,从来就没有在冥王星建立地球文明博物馆的计划,这一切只不过是烟幕!哈哈,烟幕!

“在太阳爆发的危机中,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向更远的行星或巨行星的卫星移民,但太阳膨胀后,火星、木星和土星都必然受到灾难性的影响,不可能安全。天王星缺乏大卫星,海王星也只有海卫一一颗大卫星,而且距离海王星过近,不够稳定,当海王星轨道改变时很可能坠入海王星的云层中……事到临头,人类又想起了早已被遗忘的冥王星,这颗矮行星注定和人类有不解之缘。

“经过分析,冥王星是最有可能让人类逃过这一劫的太阳系大天体,因为它距离太阳最远,受到的影响最小。可惜,同样因为它太远了,地球上根本没多少人能到达这里。即使我们倾尽全力向冥王星移民,也只能移几千人,不到地球人口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几千人已经足够我们的种族繁衍下去。可问题是,另外几十亿人不会答应。

“每个人都想走,但如果自己走不了,也不愿意让别人走,这就是我们这个种族的自私本性……更不幸的是,我们的星球上实施的是一种全民投票公决的‘民主’制度,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任何向冥王星移民的计划都被否决了。”

翟南想起来,在太阳危机爆发后不久,确实有这样的提议,撤一部分精英到冥王星上去,保存人类的火苗,但在民众的强烈反对下,这种声音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派遣他的“方舟计划”,现在想想看,所谓“方舟计划”其实是很不现实的,即使在最好情况下,来回一趟也要上千年时间,而太阳可能在此之前就会爆炸!更不用说,第一次恒星际载人航行绝不可能如此顺利,中间不知道会出多少问题。

似乎猜透了他的心理,卢瑟接着说:“为了应对民众,地球联合政府取而代之,推出了一个‘方舟计划’,让几个傻帽宇航员去宇宙中碰运气,寻找移民的星球,鬼才相信他们能活着回来。昨天我们连上个火星都困难,今天就能到银河里摸鱼去了吗?这不过是缓解民众心理压力的安慰剂。我们一共造了三艘‘方舟’,第一艘成功了——至少发射成功;第二艘却失败了,飞船在发射台上炸成了灰;第三艘新型方舟还没造好,太阳就爆发了。即使是第一次发射的‘方舟一号’,根据最后接收到的数据,也偏离了预定轨道,肯定完蛋了。

“不管怎么说,‘方舟计划’给了民众一点希望,但实际可行的方案当然还是在冥王星建立移民点,这件事必然要依赖全人类的工业体系,并且消耗惊人的资源。为了应付民众的反对,各国领袖终于达成秘密协议,以建造人类文明纪念工程的名义进行冥王星掩体工程。理由是冠冕堂皇的,留下人类文明的纪念啊,向宇宙展示人类的成就啊,等等。再找几个科学家、文学家、电影明星来游说一番——当然要秘密给他们来冥王星的名额——最后这个提案终于在地球联合议会勉强获得了通过。” Rvv11gMOzZxZeUvU8vosBjWGgTtJvpK8p0bipc3b/SBjZOO87fRIPU7Hdjcp0h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