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其七

虽然前途未卜,但是方向和方法确定之后,时光宛如白驹过隙。很快小护就到了需要上学的年龄,于是亚子和亮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把小护送进普通学校。

盐野夫妇就这件事咨询过两位老师。他们认为小护基本达到了中等偏下的语言能力,如果去上学的话已经足够了。他的运动协调性要比同龄人差一些,可能无法正常参加集体活动。另外,在家里小护的注意力自然够用,如果进入课堂后面对更多人,能不能适应还是未知数,毕竟他从没去过幼儿园。当然这些只是担忧而已,究竟实际会如何谁都不清楚。如果小护能和正常孩童一起成长,自然不是坏事。

在两位老师的祝福中,小护结束了ABA治疗,背起了小书包,开始入读小学。与此同时,亚子也重新步入社会,开始在便利店打工。每天亚子都会早早起床,准备一家三口的早餐。等小护吃完饭之后,亚子还要帮小护穿校服。由于小护的运动能力有些失调,对他来说像其他孩子一样穿戴衣物是件难事。他回家时衣服也总是显得乱糟糟的。为此亚子也在慢慢训练小护,他现在穿衣的表现也比过去好很多了。

果不其然,小护的学业并不顺利。由于没上过幼儿园,小护可能会在课堂上突然起立,或者突然大声说话,这让老师们很不愉快。即使夫妇二人经常叮嘱小护要注意课堂纪律,小护也总是犯这些错误。为此亚子在小护上一年级的时候经常会被叫到学校。

“实在抱歉,小护又在课堂上惹什么事情了吗?”每次被叫到学校的时候,亚子总是提心吊胆。

一开始,年轻的班主任对小护的行为有些恼怒。别的孩子在上课时都很乖,像小护这样完全不听话的孩子她还是第一次碰到。最让她生气的是,小护经常对老师的提问视而不见,回答问题的时候又显得语无伦次。他大概会成为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吧,班主任总是这样想。

后来她和校长与亚子三个人一起讨论时才真正了解了小护的情况,以及盐野一家这些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活。一方面她认为盐野夫妇有些自私,进到普通学校后小护的课业并不顺利,而他造成的麻烦也势必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但另一方面她又很认可盐野夫妇的教育方针。也许自己在那种情境下不可能会做得更好,她发自内心地想道。而且当她明白小护在学习中并不存在态度问题时,她对小护的态度自然也缓和起来。在她的算术课上,但凡小护听不明白的问题她都会慢慢地重复几遍。她也向其他授课老师们转达了小护家的情况。

对于小护来说,最麻烦的当属参加集体体育活动,一边要听从老师或者队长的指示,一边又要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实在是太难了。别的同学很快就能学会的东西,在他这里宛如一道天堑,始终无法跨越。所以上体育课时他只能默默地坐在场外,看其他小伙伴在那里开心玩耍。

为此亚子开始在下班后帮小护练习运动协调能力。恰好七至十二岁的自闭症儿童正处于运动能力快速增长的阶段,这对于小护的自闭症状况改善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在咨询过岩井老师之后,亚子开始按照她给出的建议对小护进行训练。

她会模仿老师下达指令,然后分解动作,一点一点教给小护。玩躲避球时,亚子先教小护如何接球,如何传球给队友,如何进攻,进而教他如何在场上不要撞到队友身上。

单一的指令小护很快就能领会,但是跨指令就很麻烦,比如如何一边接球一边避免撞到队友或者出界。运动的跨指令综合处理和语言类似,有些指令是默认的规则,老师不会发出,需要小护根据临场的空间状况来执行,所以难上加难。

但没有办法,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让小护勉强跟上同龄人的步伐,就像当初的语言练习一样。利用类似于ABA疗法的方式,亚子不断将体育指令细化,让小护完成跳绳、左右手交替拍球、接球、侧滑步、交叉步、变速跑、单腿平衡等基本动作的指令。等小护对于单一指令能很快做出反应之后,亚子又不断将指令组合起来对小护进行训练。

每天看着接受这些训练的小护,亚子就会想到其他孩子。有些孩子正在展现自己的运动天赋,加入空手道、弓道、剑道、棒球、游泳社团,并逐渐在训练中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选手。但小护不是。他吃了很多苦,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来训练,到头来只是为了成为一名普通的孩子。

每每想到这里,亚子总会心有不甘。

但这就是命运,一家人就因为命运那头残暴的野象,被逼至一口黑暗的井中。和其他天然生活在阳光下的家庭不一样,盐野一家拼尽全力也只是为了一线生机。

“So be it”——那就这样吧。

亚子一边想着,一边为运动后变得邋遢的小护整理了一下衣服。

“妈妈,我能回家看动画了吗?”小护奶声奶气地问道。

“今天份的锻炼已经完成了,可以哦。”亚子点点头。

快快成长起来吧!亚子和小护一起回家时如此想道。 579gaPbGgpdq4m3MsGU0Ezh9Pxu3YK8on6vkfbC1L8DhH+v+oKUhJDqdyjHElj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