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野夫妇完全没想到小护对于胡桃夹子机器人的编程那么喜欢,以至于两人开始商量如何继续培养小护的这个兴趣,直到它真正生根发芽。
“可惜我对编程不太懂,没法好好教小护。”亚子面对丈夫的工作显然十分苦恼。她试着看过丈夫的工具书,但对她来说那些大部头宛如天书。
“嗯,编程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的确很麻烦。这方面还是由我继续来教吧。不过还是需要太太帮忙教小护英语。”
“可以是可以,但面向儿童的英语教授方式更偏向口语化,和你们工作中常用的那些语句区别还是蛮大的。”
“的确如此。”亮点点头,稍作思考后说道,“所以如果教小护英语的话,还是要从传统的方法开始。没办法,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理解编程语句的含义。”
两人就如何教小护学习英语聊了很长时间,最终达成了一致。
“好吧。我明天就开始试试教小护英语。”最后亚子答应道。
“拜托了。”亮轻抚着亚子的手臂。左手无名指上的指环闪闪发亮。
不出所料,小护对于英语的接受能力明显要更差。他的母语基础本来就不理想,亚子还要在不断巩固小护母语的基础上,见缝插针地教他简单的日常英语。为此,夫妇两人买了不少面向幼儿的教材,只是效果并不好。对此,山田和岩井老师建议夫妇两人还是应该以教授日语为主,毕竟将来周围孩子们交流起来肯定是以日语为主。如果小护进入学校的话,还是要先和同学们打好交道。
毫无疑问,两位老师的建议是有道理的。不过夫妇两人还是想慢慢培养小护的爱好,所以在母语的教学没有落下的基础上,亚子依旧会慢慢教他一些常用的英语。而到了晚上,如果亮不加班的话,就会教小护去调用胡桃夹子机器人的程序。
小护的兴趣使他对于机器人编程的学习进步神速。虽然他还不了解屏幕上那些英语和数字的具体含义,但是他已经能使用机器人的全部功能。
不过令他困惑的事情依旧很多。
“爸爸!程序!”小护有时候无法很好地描述心里的想法,所以亮只能去慢慢引导他表达自己。
“小护是在说哪里的程序呢?”
“这儿!”小护指着火花在远程调用的用户情绪分析函数。亮这时恍然大悟,原来小护想了解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过程。为什么和火花进行不同的互动之后会得到不同的反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就像小护自己跟其他人的互动一样。
亮由此陷入思考之中。由于机器人的AI是基于深度学习原理,和其他软件工程自上而下的设计范式不一样,研究员能给予AI的都是基础算法,AI根据学习时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来不断自我迭代,具体会生成怎样的最终算法,人类完全无法预测。
所以在大量复杂的应用中,人类根本读不懂AI迭代出来的算法代码,但是测试的结果却能和人类设定的目标值拟合。
简直和人类孩童的学习过程一样。
亮认为人类成年之后的学习过程不过是量的积累,但孩童的学习显然不是。在和父母的语言互动中,从牙牙学语到掌握基本对话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那里大概有着算法爆炸式地增长,然后迅速成型,不再发生剧烈的变化,以至于在人们成年之后也受此恩惠,亮不禁这样想道。
只要火花出现了,就注定会演变为烈焰。
但是这对于小护的学习并没有什么指导作用。小护不得不面对无法处理的海量信息,必须要学会在其中挑拣有用信息并进行学习和记忆。就像AI形成自己的算法一样。
成长的过程中,时间和运气哪样都缺不了。
想到这里,亮故意笑着弄乱小护的头发,于是小护一边用胳膊徒劳地保护着自己的脑袋,一边咯咯地笑个不停。
这件事也让亮有了新的想法。
之前山田老师在上课时跟亚子说,小护的语言基础已经接近中游,但对话是要根据对话者的表情与举止而变化的。社交线索是对话发生的基础,只有读懂这点,小护才能真正融入人群。根据山田老师的建议,一家三口经常会在周末去动物园或者小公园,然后让小护学会观察别人的表情,并制造一定的机会让小护去跟同龄人对话和玩耍。另外在家里的时候,夫妇也会陪小护一起看录制好的电视剧或者特摄片,随时暂停来问小护剧中人物的表情代表了什么。
亮突然想到可以让机器人帮助小护一起判断社交线索。就像之前让火花陪小护进行语言训练一样,每当夫妇都不在小护身旁时,它就是小护的训练师。
“小护读不懂剧中人物的表情时,可以请教火花哦。”亮对小护说道。
由于具备训练成熟的AI算法,机器人和人们的对话时并无疏漏,在判断社交线索时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从社交线索结合对话的能力就是跨指令综合处理的能力,这也正是现在小护要学会的技能。从那以后,小护看电视时总会让火花陪在身边。
“英雄生气了吗?”在看每周都会播出的特摄片时,小护总会向机器人询问剧中角色的表情。
“是的,这个表情是在生气。”它回答说。
“坏人在笑吗?”
“虽然坏人戴着面罩看不到表情,但是根据音调判断的确如此。”
“嗯,原来如此。谢谢。”
“不客气。”
在外出时,小护也想带机器人一起。为此,亮给小护买了一个戴在耳朵上根本不起眼的蓝牙耳机,根据可修改的程序设定,火花可以直接将他人的情绪名称通过蓝牙耳机告知给小护。为了避免他对它的能力产生依赖,亮有时会允许小护带机器人出门,有时则不允许。
每当碰到不允许的时候,小护总是满脸愁云。亮感觉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没办法,不可能一辈子都让小护把机器人带在身边。
不过有了火花的帮助,小护在语言和社交线索方面的训练得到了保证,所以相应的水平在不断提升。
对于小护来说,说不定机器人就是他的第三位老师。亮有时会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