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男人受不了女人“妄”

女人的毛病还有“嫉妒”。《广雅》: 嫉,妒也。 《说文解字》虽然没有“嫉”字,但我们可以从其发音的“疾”字看一下这个字的意思。疾字的“矢”表示箭,箭刺中人的腋下。所以,表示人受伤。嫉妒这种心情也是人心受伤,由受伤而生恨。《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 妒,妇妒夫也。 所以,“嫉妒”二字的意思都是因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受宠,而心如刀绞,而怨恨。司马迁说: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 就是女子无论好看与不好看,只要进宫,就会遭人嫉恨。因为没人知道圣上好哪一口,再说女人各有各的独到之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宫斗剧。还有一个字是表现男人嫉妒的: 媢,夫妒妇也,一曰梅目相视也。 段注: “梅”当作“怒”。 段注又引王充《论衡》云: 妒夫媢妇生则忿怒斗讼。 看来,人类的情感并无二致。

“嫌弃”的“嫌”字,也在女部。《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 嫌,不平于心也。从女,兼声,一曰疑也。 女人,为什么会“不平于心”呢?源于比较、攀比。我们看“嫌”的声旁“兼”字,《说文解字注·七篇上·秝部》: 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秉持”的“秉”就是手里只有一捆稻禾,也不用比较了,就它了。而“兼”字是手里拿着两捆稻禾比来比去的样子。这个字太形象地表现了女人的心理,女人为“阴”,疑心重,又好比较,这些就是女人“不平于心”的根源。婚姻嘛,就怕总跟别人比较,别人的苦你看不见,你就“秉”住这一个就成了,别“兼”,一“兼”,心就乱了。

有一个字,其本义和今义相差甚远,就是妓女的“妓”。《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 妓,妇人小物也。 《康熙字典》解释“妓”为“女乐”。从事女乐者,必各种小物件多,所以这个字在古代只是指妇人所用物品的琐碎,没有现在的意思。

还有些女部的字,我们现在看不太明白其原始意象,比如婴儿的“婴”。

《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 婴,绕也。从女、賏。賏,贝连也。颈饰。 上面的双贝,就是用珠贝做成项链,所以这个字的本意是女子缠绕项链在脖子上,看来爱美之心自古有之。“婴”做缠绕讲,在古诗里有体现:比如“世网婴我身”。我们现在说的婴儿的意思在古代也有,比如《仓颉篇》云: 男曰儿,女曰婴。

再比如“委”。《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 委,随也。从女,禾声。 本义为顺从;引申义有托付、舍弃意。甲骨文中的“委”,一边像一棵枯萎了的禾苗,顶端弯曲下垂;另一边像一个跪着的女人,似乎感到无比的伤心。所以后来有“委屈”意。

婪,贪也。 《楚辞·离骚》: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最后再说两个女部字:妄和妥。

妄,乱也。从女,亡声。 “妄”是由“亡”和“女”组成的。“女”表义,“亡”表声。同时,这个“亡”字还有深刻的含义。《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亾部》: 亾,逃也。 段注: 逃者,亡也。二篆为转注。亡之本义为逃,今人但谓亡为死,非也。 这是说“亡”本义只是逃,而不是死。但逃亡的“亡”字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像是给逃亡的人施以酷刑,这是怎样的酷刑呢?在战国文字里就清楚了,就是剜去一只眼睛。为什么只剜去一只眼睛呢?留着一只眼睛好继续为奴啊!在远古时期,女奴是重要的资源,最狂妄和胆大妄为的事儿就是女奴居然跑了,这是男权文明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妄”为乱,为胡来,一定要被抓回来,不仅要抓回来,还要接受惩罚。那被抓回来的女人,又用哪个字表现呢?就是“妥”。

亡 甲骨文

亡 金文

妥,也是女部的最后一个字。《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 妥,安也。从爪、女。 爪指手,从甲骨文字形看,最初应该指抓住女奴。即抓住了女人就安稳妥当了。你不是跑吗?抓住你就妥妥的了,为了防止你再跑,还可以剜去你一只眼睛。古代社会对于女奴、女婢真是残忍啊!古代“所通贱人之子,是婢,为贱人也”,就是跟卑贱所生的子女,天生就是婢女。《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 婢,女之卑者也,从女、卑,卑亦声。 所以这是个形声兼会意字。而“奴”也是从女从又,还是用手擒拿女子、迫其为奴之意。《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 奴,奴、婢皆古罪人。……从女、又。

在女部字里,大量的词汇都是表现和要求女人顺从的,比如:“婉,顺也。从女,宛声”“娓,顺也。从女,尾声”“如,从随也。从女,从口”。为什么“如”字从女从口呢?段玉裁注: 随从必以口。……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表达女子狂野的、表达女子反抗的,就是一个“妄”字,还不怀好意要施以惩罚。所以,自古至今,女人都不容易!

再一起说下《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里面现在还用的字。

妆,饰也。 段注: 此饰篆引伸之义也。宋玉赋曰: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装者、假借字。 就是天生丽质的女人不必装饰。唐代妃嫔施粉于两颊,号泪妆。识者以为不祥。

娓,顺也。从女,尾声。 段注: 尾主于顺。故其字从尾。

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声。 段注引《白虎通》曰: “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按:自家而出谓之嫁,至夫之家曰归。《丧服经》谓嫁于大夫曰嫁,适士庶人曰适。此析言之也。浑言之皆可曰适,皆可曰嫁。 所谓“析言之”,就是细分析的话,嫁给大夫为“嫁”,嫁给普通人为“适”。所谓“浑言之”,就是一般只要嫁人,就叫作“适”或“嫁”。

媾,重婚也。从女,冓声。 段注: 重婚者,重叠交互为婚姻也。 亲上加亲谓之媾。

姿,态也。从女,次声。 段注: 态者、意也。姿谓意态也。 《说文解字注·十篇下·心部》: (態), 意态也。从心、能。 段注: 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

表现女子舞姿美的有: 媱,曲肩行貌。 段注: 舞容也。

娑,舞也。从女,沙声。 古语“直则无姿,曲则有情”。女子的美就在于姿态美。

(孌), 慕也。从女, 声。 段注: 娈恋为古今字。 就是“美好”之意。

(婁), 空也。从母,从中、女,空之意也。一曰娄务,愚也。 段注: 凡中空曰娄。今俗语尚如是。凡一实一虚、层见叠出曰娄。人曰离娄,窗牖曰丽廔,是其意也。……娄、敛也。……此则谓为“搂”之假借也。 按金文的样子,此字本义当为人手持竹篓。篆文误将古“娄”字上面的字形离析为“母”“中”,于是许慎就说此字“从母、中、女”,段注按照许慎的思路圆得非常好: 按从母,犹从无也。无者,空也。从中、女,谓《离》卦:离,中虚也。皆会意也。 这种解释还真让人欢喜,且不容反驳呢!

娄 金文

娄 篆文 vgzZ/X2k5U3I6NNzqBQ3+7XKhGcqP9RoQ6dDnibCZS/zM83PSfv+DwlQ5tgrQI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