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字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溯源。每个人一出生,就先听到人类说话,然后是看图,长大一点后,又开始识字。英语是字母文字,汉字是意音文字。进入小学后,使用英文的小孩学26个字母,我们学偏旁部首和笔画,才真正开始学习读写,至此,语言和文字才真正地挂钩。我们的眼和耳、阅和读,因为这奇妙的协调,而使我们的人生境界一下子开阔起来。其实,语言文字才是人类第一个虚拟时空呢,也就是哪怕不接触人,光靠阅读我们也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悉人事。
试想一下,如果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人类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把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群体叫“原始部落”,由此,也可以知道,有文字这事儿是文明的开端,是人类为自己做的最伟大的发明,难怪传说中仓颉造字会“天雨粟,鬼夜哭”,惊了天动了地。因为没有文字,历史就模糊一团,就万古如长夜。正是有了文字,我们有了阅读的快感,我们有了书写的乐趣,我们可以借由文字,来穿越古今,来慰藉平生。
所以,这一节,我们要说一下文字是怎么来的。
世界上最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源于象形文字,汉字如是,字母文字也如是,因为这符合人类的思维逻辑。比如英文字母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源自古埃及象形文字。最后,希腊字母是所有欧洲文字的起源。最终形成字母文字与中国汉字的不同,是否意味着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这事真值得好好探究。但我外语不好,这件事就无法深究了。
最初的象形文字,应该属于一种儿童思维,其实就是绘画。当绘画线条化以后,便出现了文字的雏形。从这一点上来看,原始文字的破译应该并不难,关键看你有没有一颗简单而童真的心。也就是说,“象形思维”有点像儿童思维,还没有被理性思维所固化,它丰富、绚丽而又纯粹。仿佛艺术产生之前的源艺术,充满了生命力和原始意象。
关于汉字起源,大致有几种传说,比如结绳说、八卦说等,但人们现在认为这些都不是文字,说真正的中国文字的起源是甲骨文,怎么说呢?甲骨文确实是我们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而且它本身也残留着大量绘画的特性,但我们也不能全然否认,在上古陶器上的绘画未必不是文字最初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