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取象比类”的具体操作又要依据什么原则呢?依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也就是说,一切先内求,一切先从身体上取,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推崇《黄帝内经》的原因,不了解身体,我们就不知道古人在说什么。身体用尽了,才可以“远取诸物”。
而关于身和物,我们又该从哪里认知呢?从汉字。因为文字就是对身体和物品的命名与模拟,所以,要想明白这些,还得看汉字。中国的象形字是“取象比类”思维的典型代表,它的象与类,就是部首,部首的分类与五行一样,都是对世间万物探索其规律性的一种表达。其中,从人身上取的部首有197个,超过540个部首的三分之一。比如,人部、骨部、口部、目部、心部、肉部等,这些是“近取诸身”。一旦你记住了这些偏旁部首,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词语就很容易掌握。
比如,人部在第八篇上,凡从人部的字都跟人有关,《说文解字注·八篇上·人部》: 伯,长也。 段玉裁注: 伯,长子也。……凡为长者皆曰伯。 又如: 仲,中也,从人、中。中亦声。 所以是个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兄弟排行中的老二。段玉裁注: 伯仲叔季,为长少之次。 孔子生于尼山,家中男子排行老二,所以叫仲尼。
再比如“俊”,《说文解字注·八篇上·人部》: 俊,材过千人也。 段玉裁的注解很有意思,他引《淮南子》说: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 又引《春秋繁露》曰: 万人者曰英,千人者曰俊,百人者曰杰。十人者曰豪。 哈哈,敢情英俊豪杰有量化啊!后面又引《白虎通》所引《别名记》: 五人曰茂,……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 其中虽然各种说法标准不同,但总而言之一句话:智勇超过别人就了不得。
可有些人部的字,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出和“人”的关系,比如,“如何”的“何”字,从人部,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注·八篇上·人部》: 何,担也。从人可声。 段注: 何俗作“荷”。 所以“何”的本义是人肩挑东西的样子,也就是后来“担荷”的“荷”之意,比如“荷枪实弹”就是人扛着枪的意思。
再比如“企”这个字,也在人部,甲骨文里是面朝左站立的一个人,下部有“止”(脚),指人踮起脚远望之意。所以《说文解字注·八篇上·人部》: 企,举踵也,从人止。 踵,就是脚后跟。段注: 混言之则足称“止”,析言则前“止”后“踵”。 现在总说“企业”,大概取远望以求其利益的事业吧。但其根本还在于“人”,所以“企”在人部。
企 甲骨文
再比如肉部,今人把肉部和月部合为一个偏旁,但《说文解字》肉部为六画,在四篇下,象形字。初文本像肉块横放之形,“肉”字初文与“月”字形似,但月部为四画,在七篇上,只代表月亮,跟肉身无关。比如“有”这个字,在甲骨文里就是右手提着一块肉的象,同时右手的“又”和“肉”都可以表示声音,所以是个会意兼形声字。但许慎在解释“有”时,还是把下面的“肉”解释成“月”了,《说文解字注·七篇上·有部》: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 这个许慎确实没解释对,他说: 有,不宜有也。 即,有月食不好。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他还引用《春秋传》说:“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把下面的“肉”当作了“月”。
再比如尸部,在甲骨文和金文当中,“尸”像人蹲着的样子。后来借作祭祀时代表神灵接受享祭者的样子,并由此孳乳出尸体的“尸”。《说文解字注·八篇上·尸部》: 尸,陈也,象卧之形。 就是陈列人僵卧的样子。段注: 祭祀之尸,本象神而陈之,而祭者因主之,二义实相因而生也,故许但言陈。至于在床曰屍尸,其字从尸、从死。别为一字,而经籍多借尸为之。 所以尸部的字也与人体有关。比如居、尾、尿、展、届等。
尸 甲骨文
尸 金文
《说文解字注·八篇上·尸部》: 居,蹲也。从尸,古声,俗居从足。 段注: 足部曰:蹲,居也。二字为转注。 也就是说“蹲”与“居”二字互训。段玉裁接着说: 居,蹲也。凡今人蹲踞字,古只作居。……但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与坐皆膝着于席,而跪耸其体,坐下其臀。……若蹲,则足底着地,而下其臀、耸其膝曰蹲。……谓蹲踞而待,不出迎也。若箕踞,则臀着席而伸其脚于前,是曰箕踞。赵佗箕踞见陆贾,闻贾言乃蹷然起坐是也。箕踞为大不敬,三代所无。
也就是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几种。跪与坐都是膝盖在席子上,只不过,跪是高耸上半身,而坐是身体放在脚后跟上。而“蹲”则是国人的奇功,这个当从蹲厕所的功夫而来,老外是蹲不下的,深蹲也是一种奇妙的健身法,可以巧妙地挤压五藏。而古代最难看、最不礼貌的坐姿就是“箕踞”了,即两腿前伸的坐姿,古代女子这样坐要被休妻的。男人这样坐,就是明摆着瞧不起对方。
再说个“届”字,《说文解字注·八篇上·尸部》:
届,行不便也。一曰极也。从尸、凷
(kuài)
声。
《说文解字注·十三篇下·土部》:
凷,墣也。从土
,
屈象形。
其实就是土坷垃,而这个土坷垃古代也可以当手纸用。“行不便也”,段注:
此与艐
(kè)
义相近。艐,船着沙不行也。
大家想一下,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像船在沙滩上那样寸步难行呢?要想理解“届”字,得先理解“自由”二字。“自”,原意是鼻子,代指自己。因此自由的一个含义是像呼吸一样从容自在,不得有一丝一毫的人为阻滞迹象。而“由”,《说文解字》没收此字,《尔雅·释诂》:
由,自也。
《博雅》:
由,行也。
具体出处也语焉不详,我倒认为可以从“届”字端详出去,所谓“届,行不便也”,到底指什么呢?话说人有两急,就是指大小便憋不住时,人只好夹着裤裆走路的难受样。人之畅快其实最根本的是本能的畅快,呼吸自由、二便通畅,才是真正的畅快,因此,“自由”是指一种没有滞障、上下连通、与自然自在交换的本然状态。
因此“由”是人内急要拉裤子的象,所以行走困难。而“届”字的原始本义应该是人蹲着大解,最后用土块当手纸的样子。由此我们就明白了,现在人们说“届时”是指正占其位,“换届”是换人占其位,“应届”是马上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