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叙》: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令 甲骨文
假借字非常有意思,就是“有借无还”。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从别处拿来这个字后,就再不归还了,你另外造字去。这里段玉裁解释时举了两个例子:令和长。
段玉裁说: 汉人谓县令曰令长,县万户以上者为“令”,减万户为“长”。令之本义发号也,长之本义久远也。县令、县长本无字,而由发号久远之义,引申展转而为之,是谓假借。 什么意思呢?甲骨文的“令”字上部是个三角形,下部是个规规矩矩跪坐着的人。有人认为上部的三角形模拟发出号令的木铎,下部模拟受命的人。也有人认为,这三角形,是古代集合的“集”字,表示将众人集合到一起,一个个跪着,由首领发布命令。无论怎么说,令的本义都是“发号令”,把发号令这个意思借过来叫“县令”的“令”,成为一个官称。
怕我们不懂,段玉裁另外又举了个例子:“来”,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原本像一株小麦的形象,本义指小麦。《说文解字注·五篇下·来部》: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二麦一夆 (段注:各本作一来二缝)。 象其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 也就是,本来没有“来往”的“来”字,因为麦子是上天赐予、从天而来的,所以把这个原本表示“麦子”的“来”借用为“来往”的“来”,而“麦子”就只好再造一个新字“麦”了。
来 甲骨文
西 甲骨文
西 小篆
再比如东西南北的“西”字。“西”字,本来是个象形字,像鸟巢,《说文解字》据小篆字形说解,认为像鸟在巢上之形。《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上·西部》: 西,鸟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鸟西 (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段注: 此说六书假借之例。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古本无东西之西,寄托于鸟在巢上之西字为之。 夕阳落下的时候,鸟纷纷归巢,所以古代把“西”借来表示日落的方向,就成了东西这个概念,而且借来就不还了,于是,就只好另造一个“栖”字或“棲”字,来表示鸟儿栖息在巢上的意思。
而 甲骨文
再比如“而”字,甲骨文就像人的下巴、面颊上的胡须。《说文解字注·九篇上·而部》: 而,须也。象形。 “须”就是胡须。段注: 盖“而”为口上口下之总名。分之则口上为髭,口下为须。 后来把“而”字假借成连词,如“然而”“而且”,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男人长胡须是生理上必经的一个转折过程,表示从少年而青年、从青年而壮年、从壮年而老年,所以后来就把这个“而”假借成连词。而胡须的意思就另外造了个“须”字。“须”字是头的两边长毛的意思。《说文解字注·九篇上·须部》: 须,颐下毛也。从页彡。凡须之属皆从须。
与“而”字相关的还有“耐”字。“耐”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耐”为什么有忍耐的意思?
《说文解字注·九篇下·而部》: 耏,罪不至髡也。从而彡。耐,或从寸。诸法度字从寸。 这是个会意字,“而”指胡须,“寸”,从手,指法度,刑法。即指犯罪受罚,只剃刮胡须、颊毛,不至于剃光头的地步。古代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所以,“耐”的本义是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就是头发、胡子这些东西,都是父母给的,不可以毁伤。所以,“耐”字左边为“而”,指胡须;右边是一个“寸”字。“耐”字的意思就是拿工具把颊毛一根一根地拔掉,用剃掉颊毛的方法来作为惩戒。虽说是古代一种最轻的刑罚,但也挺疼的,所以“忍耐”就是你必须忍受这种拔胡须的疼痛的意思。“吃苦耐劳”也是从这个字义中来的。
“自”字本义是鼻子,甲骨文画的就是鼻子,《说文解字注·四篇上·自部》: 自,鼻也,象鼻形。 大概因为我们说自己时总是指向鼻子,后来这个“自”就借来表示“自己”了,而鼻子就另外写成“鼻”字了。这就是六书中的假借。
自 甲骨文
以上就是六书中“假借字”的含义,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借来后不还了,只好依据其本来意思再造一个新字。
可在我们学古文时,还出现了一个概念“通假字”,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通假字不属于造字、用字的方法,通假字就是古代的错别字,就是用音同或音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它与假借字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是“本有其字”,比如本来就有个早晨的“早”字,一时手快,人们写成了跳蚤的“蚤”字,这本来是写错了,但古人的原则是古书即使写错字了,也不能乱改,顶多在旁边注释“蚤”通“早”,这就是通假字。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把“舅舅”写成“旧旧”就是错别字,而古人这么写了,就是“通假字”。可是读古书要是不明白通假字,恐怕要闹大笑话的。比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有一句“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此处“能”通“态”。后面有一篇《形能篇》,也是“能”通“态”,即《形态篇》。实际上这是个错字,因为古代都是竖排版,原文是《形態(态)篇》,后来把繁体“態”下面的“心”给刻漏了,就成了《形能篇》。所以,古人说:不明通假字,就读不了古书。
以上所讲的就是《说文解字》里面的“六书”,“六书”是六种造字和用字的方法。
字,造出来了,后人还总结了造字的六书原则。有了汉字这个工具,人类的文明一下子就开始冲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