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都是造字法。六书的最后两个——转注和假借,则是不造字的用字方法。
《说文解字·叙》: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转注的意思,就是在用汉字时,用这个字可以,用那个字也可以,但这两个字必须是同源字,或同义词。一般来说,转注字就指的是同源字,就是它们都有一个源头。《说文解字注·八篇上·老部》说:
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
。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
段注:
序曰:五曰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学者多不解。戴先生曰:“老下云:考也;考下云:老也。此许氏之恉。为异字同义举例也。一其义类。皆谓建类一首也。互其训诂,所谓同意相受也。”
即,老就是考,考就是老,这两个字是同源字,它们不仅字形相似,读音也同韵,甚至在甲骨文中字形都一样,都是人老了拄拐杖的样子。到了金文里才略有差异,其差异就在下面的字形不同:一个是“匕”,一个是“丂(kǎo)”。这两个字的不同,必然引发我们的联想:古代,有“如丧考妣”一词,母死为“妣”,父死称“考”,所以“老”应该指老女人,“考”应该指老男人。也就是二者都是老人这一点是一样的,唯独不同的就是生殖系统的不同,“匕”代表的是女阴,“丂”代表的是男根。
老 甲骨文
老 金文
考 甲骨文
考 金文
虽然转注字字形不同,但毕竟是一个妈生的,总是有些相像的(字音或字形),而且字的意思也大致相同。比如:受与授、天与地等,都属于同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