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时代,是第一批茶人发现了杂器之美。他们有着非比寻常的眼睛。人们恐怕已经忘记了,其实今天卖出天价的那些茶器,即所谓的“大名物
”,大多是不折不扣的杂器。之所以有自然奔放的雅致,正因为它们是杂器,不是杂器,怕是还成不了“大名物”。人们说那“井户茶碗”有七处看点,后来甚至认定那就是美的规律,可要是把这些话说给原作者听,他定会倍感困惑。难怪后人按这种“规律”制作的仿品没有一件佳作,因为它们已经脱离了杂器的境地,作为一种美术品被人精雕细琢过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那些深沉、素雅的茶器原本都是不经意的杂器。
如今人们在建设茶室时也非常讲究,但茶道的风韵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陋室寒舍。即使在今天,乡村的房屋也是美的,茶室是品味清贫之德的地方。今人在茶室中夸耀富贵,但这不过是末法之世的谬误。如今,茶道的真意正逐渐被人们遗忘。“茶”之美是“粗制”之美,是“贫”之美。
史家盛赞“大名物”,却从不提及其他杂器,仿佛世上就不存在其他杂器一般。然而,茶碗、茶罐只是众多杂器中的一两种罢了。它们坐上了美的宝座,但它们的兄弟姐妹仍被埋没在厚重的灰尘之下。人们之所以看不到这些杂器的美,是因为他们对茶器之美也一无所知。
如果可以,我真想在乡间找一栋被人遗忘的房子,用尘封的杂器点一杯茶。在那一刻,我定能回归茶道的本源,与第一批茶人尽情交心。
一九二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