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器是日常用具,所以它们并不稀有,随处可见,哪怕坏了,也能找到相同的器物替代,因此它们产量巨大,价格低廉。也许你认为这只是数量的问题,可就是这一事实对工艺之美产生了不可思议的作用。产量大,有时也会造成粗杂,可若没有这一点,杂器之美就无法诞生。
反复是熟练之母。巨大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供给,而大量的制作需要无休止的反复,反复会带来技术的纯熟。尤其是在分工制作时,工匠会有明显的一技之长。同样的形状,同样的图案……这种单调的循环几乎成了他们毕生的工作。技术纯熟的人会超越技术的意识,他们将变得虚心,回归虚无,脱离刻意,忘记努力。他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完成手头的工作,速度快得让人吃惊。不,如果不快,他们就无法挣到一天的食粮。成千上万……在这种反复中,他们的手获得了彻底的自由,所有创造都来源于这种自由。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那出神入化的技艺。他们对自己的双手深信不疑,惊人的笔触、气势的形态、自然奔放的风味。用那双手的已经不是他们了,是另一种力量驱动着他们的手,这就是自然之美不可能不出现的原因。大量的制作注定了美的器物的诞生。
杂器有着惊人的纯熟。所谓的杂器背后有技术的完成与自由的获得,那是漫长的岁月、无数的汗水和无尽的反复带来的结果。与其说那是人的作品,不如说那是自然的产物。瞧瞧那“马目碟
”,没有画家能把那些简单的旋涡画得如此轻松自如,这确实叫人惊异。在一切都归于机械的不远的将来,人们也许会很难相信人的双手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