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四人正在路上走着,只听见有人在路边喊他们,三藏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那金
山的土地公、山神捧着紫金钵盂过来了。
师徒四人将斋饭分着吃完后,便辞别了土地公、山神,继续赶路。他们翻过高山后,又往西走了数月,直到遇到一条清澈的河流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三藏远远望去,看到河边有一排垂柳,旁边还有几间茅草屋。悟空断定那里的人家一定是靠摆渡为生。八戒立刻卸下行李,想要上前问问。
八戒连喊了几遍,不一会儿那柳荫下就缓缓撑出来一只小船。师徒四人来到船边,发现撑船的是一个妇人。
妇人笑而不答,撑着船,摇动船桨,将师徒四人载到河对岸。登岸后,三藏让悟净解开包裹,取出几文钱给妇人。妇人笑嘻嘻地拿着钱,回到了垂柳旁的茅草屋里。
这时三藏有些口渴,看到这条河河水清澈,就让八戒拿着钵盂舀水来喝。三藏将钵盂里的水喝了一少半,剩下的八戒接过来,一口气喝干净了。
喝完后八戒扶三藏上马,师徒四人继续赶路。他们在路上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三藏就在马上捂着肚子呻吟起来,紧接着八戒也捂着肚子叫唤起来。
他俩疼痛难忍,肚子也渐渐变大了起来,用手摸摸好似还有胎动。
他们忍着疼痛来到一处村庄,看到村头有一家卖酒的人家,悟空便想前去给他俩讨些热汤喝,来缓解他们的腹痛。
门外有个老婆婆,正坐在草墩上搓麻绳,见悟空身后跟着俩挺着大肚子的人,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
悟空扶着三藏,悟净扶着八戒,俩人挺着肚子,叫唤着被扶进了屋里。悟空马上请求老婆婆去烧些热汤给他们喝。
这时老婆婆却笑着跑进屋里,将屋内的人喊了出来。
悟空大怒,大喝一声,上前扯住那个老婆婆。
三藏得知后大惊失色,催促着悟空赶紧想个好办法,找家药铺给他们买两服堕胎药吃。
原来想要化解这肚子里的胎气,必须去解阳山,那山中有个破儿洞,洞里有一眼落胎泉,喝了那口井中的泉水,便可以化解胎气。
但是前几年来了一个叫如意真仙的道士,将破儿洞改为了聚仙庵,把落胎泉占为己有。要带重礼前去,才能从他那里换来一碗水。
悟空得知后向老婆婆询问了从此地到解阳山的路程后,便决定独自前去取水回来。悟空临走前嘱咐悟净,一定要照顾好师父,还要提防这几个老妇人,以免她们对师父无礼,悟净答应了下来。
这时候一个老婆婆从屋子里拿出一个陶罐来,将它递给了悟空。悟空接过陶罐,驾着云往解阳山飞去。
接着,她又将另外几个老婆婆叫来,对三藏磕头礼拜,将三藏师徒当活罗汉、活菩萨伺候着。
悟空驾着筋斗云,顷刻间便来到了解阳山。他在山上找到了聚仙庵,来到了庵门前。
那门前有一个老道士盘坐在地上,悟空放下陶罐,上前行礼。
老道士听悟空口气如此狂妄,怕得罪不起,只能进去通报。如意真仙正在抚琴,等真仙一曲弹完,老道士才将事情报告给了师父。
如意真仙听到“孙悟空”这三个字,火冒三丈,他急匆匆地起身换好道袍,取了一把如意钩子便来到了庵门外。
悟空见如意真仙头戴星冠,身穿金缕道袍,手里拿着如意金钩,看起来非常气派,不禁有些吃惊。
如意真仙怒目圆睁,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