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镜像世界,用户获得的内容和体验将呈现井喷式增长。贴近真实的体验是镜像世界与平面互联网最大的区别。
例如,第一人称视角逼真的冒险直播将成为特别活跃的赛道。每个人都可以是独特体验的记录者,都可以分享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可能是乘坐“星舰”飞船登月,深潜海底,来到战地前线,深入雨林,攀登珠穆朗玛峰,等等。换句话说,镜像世界中大多数UGC(用户生成内容)都将是3D沉浸式的,从目前以第三人称视角观看的平面媒体为主的基础内容(文字、图片和视频),转变为主要基于第一人称视角的全新沉浸式体验。镜像世界的用户可以通过他们的智能眼镜实时参与这些冒险直播,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接近真实的体验。
这样的虚拟体验并不会让人们不再向往在真实世界中冒险、游历,体验不同的生活。越是贴近身临其境的体验,越会激发人们对真实世界的向往。当虚拟的体验变得越来越唾手可得时,真实的体验反而会因此变得更加稀缺和珍贵。换句话说,镜像世界的好处是人人都可以足不出户就拥有真实世界中各种新奇的体验,而真实世界中真正的探险反而是个别人才能享受到的独特服务。
镜像世界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无法制造出实体的产品,你在镜像世界中几乎可以模拟出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游戏产业前景广阔,因为它本身就是真实世界的镜像。
镜像世界将从根本上改变人机交互的方式。我们在使用键盘、鼠标和触摸屏时都是人迁就机器,使用“机器的方式”与机器沟通。镜像世界则完全不同,我们可以用最自然的方式,也就是用我们的肢体、手势和眼神,在虚拟世界中探索,在现实世界中与机器交流。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向无处不在的AI助理提问。
沉浸式体验给人的感觉十分自然,因为人类是视觉动物。当应用在教育领域时,沉浸式体验将让理解抽象概念变得更容易。我们可以在细胞中遨游,也可以回到史前世界去认识当时的地球,还可以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叠加历史的图景,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AI也可以创建出名人的数字人,借助它孩子可以跟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或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话,这样的互动过程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历史人物的思考等等。
镜像世界将引出未来世界的几大难题:怎么保护隐私?怎么避免被单方面搜集数据?镜像世界是否会是一个被大平台统治的世界?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语境之中,我们将拥有的是一个互联互通、全球统一的镜像世界,还是多个平行发展、各不相同的镜像世界?这些问题我在本书中会一一讨论。
此外,要构建镜像世界,技术上也存在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出既透明通透又可以展示图像的智能眼镜镜片,这种技术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众所周知,触摸屏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真正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因为它既可以显示影像,又能够感知到我们的点击和滑动。所以,一种能够集AR和VR于一身的镜片,将让智能眼镜成为真正的“下一个伟大创新”(Next Big 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