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隐私保护vs个性化:我们该如何选择

你如果想要极致的个性化,就必须接受几乎没有隐私可言,你必须是透明的。如果你想保护隐私,那么你只会享受到镜像世界中的平均水平的服务,被当作一个普遍的个体。你会因为个性化的缺失,而被简化为单纯的统计数据。到目前为止,当人们要在个性化和隐私保护之间做选择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个性化。

如果我希望享受非常个性化的服务,希望AI能预见并满足我日程安排中的需求,那么只要我能从个性化中获益,我就愿意接受被搜集信息的现实。

但如果我发现我的信息被用来对付我、窥探我的思想,或被用作其他用途而不是为我服务,那我就不会再信任它,也不愿意再使用它。如果我不希望他人知道我的私人信息,那么我只会被AI当作一个被简化的统计数据,因为没人知道我的任何信息。

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提出同样的问题。

你愿意作为一个“透明人”生活在一个被监控的世界中吗?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但换一种说法,如果想要享受定制化的服务,拥有个性化的AI助理,你必须放弃大部分隐私,你愿意吗?很多人会很犹豫。

其实问题的核心是在信息搜集方面如何做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这又会引发两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第一,面对政府和大企业,普通人如何能够在被搜集信息的背景下,很好地主张自己的权利?第二,在一个“人人皆媒”的镜像世界,每个人(依赖智能眼镜和各种可穿戴设备)和每一台设备(从汽车到家用电器)都是真实世界的记录者,这种去中心化的信息搜集能否抗衡中心化的信息搜集? mJCmgYphSq1z6lqCOiy9Yg/X5lKvVrbHr1T1SqnL9ICK51N02K8evSxrupXGMQ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