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深刻理解透明和互见性(co-veillance)这组概念,理解为什么信息透明很重要,为什么需要提出互见性来保障每个人的权益。
在镜像世界,每个人的行为数据都在不断被捕捉。智能眼镜和Vision Pro等设备正在搜集大量非常个人化的数据,比如你在看什么、看了多长时间、你所在的位置、你所处的环境等等。这些设备会捕捉你的一举一动,包括你的各种细微表情和你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
这些数据是训练通用AI助理的前提,是提供高度定制化服务的前提。我们希望AI助理能真正懂得我们的喜好和想法。从未来发展来看,我们成为没有隐私的“透明人”是大势所趋,因为万物互联,每一个机器都一定会是环境、运营数据的搜集者。
透明和隐私的关系就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从智能手机时代大多数人的反应来看,更多人会选择做“透明人”,因为他们更喜欢定制化的体验和贴心的推荐。这并不是说隐私不重要,但是如果镜像世界真正能为每个人提供定制化服务,消费者就需要让渡隐私权。
到了2049年,要在现实世界叠加镜像世界,就需要在两边做取舍:一边是高度个性化但透明的世界,另一边则是没有任何个性化但有很强隐私保护的世界。个性化与透明性是紧密联系的,它们的对立面则是隐私保护和不透明性。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在个性化和隐私保护之间做出权衡。我更希望也更喜欢生活在一个个性化的世界,所以并不介意自己变成“透明人”。我想大多数人在权衡时也会做出和我一样的选择。
为什么会如此?我觉得值得花一些精力来探讨透明与隐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