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AI不是人类的复制品

怎么理解这个AI赋能的世界?首先,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AI到底是什么。关于AI有很多种细化说法,比如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ACI(Artificial Capable Intelligence,具备特定能力的人工智能),甚至还有ASI(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超人工智能)等。

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这一波AI浪潮代表了一种颠覆性的通用目的技术。这一点是当下人们的基本共识。和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一样,通用目的技术具备三个根本特征:一是它会影响到所有行业;二是它会越来越普及,也会越来越便宜,几乎所有人都能使用(想想电力);三是它的推广并不会一蹴而就,这需要时间,尤其需要组织和制度的变革。

我更愿意用异人智能(Artificial Aliens)来形容未来的AI。

为什么用异人智能来形容未来的AI?

AI多种多样,它们思维的方式与人不同。随着AI的进步,我们其实在不断地更新对思考的定义,未来也会如此。

到目前为止,我们制造的所有AI都不是人类,尽管它们在进行某种思考,但它们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人类迥异,没有一种AI能够像人类那样思考和找寻答案。这有点儿像我们制造飞行器的过程。当决定制造飞行器的时候,我们会观察鸟类和昆虫的翅膀,试图制造拍打翅膀的飞行器,但最终还是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借助固定翼)实现了在空中飞行的梦想。可以说,飞机就像是一种外星飞禽、一种外星飞行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会不断重新诠释一系列关键词,比如思考、自我认知、自由意志等等。人类正在重新定义思考。在AI出现之前,人类自己会展开思考,然而,AI也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也会进行自己的思维活动,但这种活动不一定要被定义为思考。

我们对思考的定义一直在不断改变。50年前,在计算器出现之前,我们会认为做加减乘除法,即要完成数字运算,就需要进行思考。现在我们绝不会把计算器的运算过程等同于思考。换句话说,我们正是根据机器的不断进步在不断重新定义思考,未来也将如此。 IJCUaHj73TeRrVfRP/+Fu9AwQNE4e/fVUL9w2WCeYY7T69kRKNacsmFYbiSIAR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