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算说些什么,那你就说出来。如果你不愿意在没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陈述一个重要的想法,那就不要说。停止使用那些会淡化我们所说的话或暗示不确定性的语言。我指的是这样的词句:
· 也许
· 可能
· 有点儿
· 我认为
· 我可能是错的
· 我感觉
· 这可能是个愚蠢的想法,但是……
别用它们。也别用清嗓般的开场白,比如:“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你能帮我出个主意吗?”
这些小小的免责声明和防备手段就是传播学研究者所说的没有力度的言论。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明显。
当你这样说话的时候,你会将自己的不安全感传达给受众,从而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即你所说的话不值得被认真对待。这样一来,你便没有机会去说服他们了,因为他们不吃你的那一套。他们为什么要相信你呢?连你都不相信自己。
有些人可能反对这种策略,认为它是一种骗术。毕竟,假装比实际更加自信难道不是一种不诚实行为吗?是。但我没有让你去假装,只是要你改变表达自己真正相信的事物的方式。这是因为如果你的讲话中充斥着无力的语言,那么即使是那些你深信的论述,也会变得令人难以置信,或者至少是值得怀疑的。使用强有力的语言会开始增强你的信心,使用无力的语言则效果相反。
我经过惨痛的教训才明白这一点。我曾受邀参加福克斯旗下一个全国性节目的录制,探讨该年度超级碗广告的趋势。我为此兴奋不已。毕竟,我能以权威身份进行发声的就是广告业。我同时也是优秀广告的忠实拥护者,所以超级碗对我来说就像过节。
开始录制的时候,我感觉非常好。然后,我看到了镜头画面。从采访一开始,我的表达就犹豫不定。我的第一句话中有一半是“你知道……”或者“我认为……”。我觉得自己非常自信、热情,但你从我的话语中完全感受不到这些。我花了大约两分钟找到了最佳状态,但这时采访已经进行了一半。
采访必须在一间拥挤的新闻编辑室里远程进行,而我根本看不到交谈对象。新闻播音员在介绍我的时候,读错了我们公司的名字,这让我更加恍惚了。但是,这样的小意外是可以预料的。如果说这段经历给了我教训,那就是在承受压力时,人们很容易恢复不良习惯。
防止此类事件扰乱你的唯一方法就是练习。要想去除话语中的无力言辞,你可以采用我在前文中概述的三个步骤。
· 意识 :第一,聆听你每天所说的话,注意你所使用的词句。
· 分析 :第二,花一分钟留心一下你不知不觉开始说此类话语的情境,并思考如何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
· 适应 :第三,记下那些你最依赖的无力词语,并刻意地避免使用它们。
你会发现,去掉无力词语完全不会改变你所说内容的含义。比较这两组句子,你会明白我的意思:
· 无力 :“如果要我说实话,至少在我现在看来,碧昂丝的秀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现场表演之一。”
· 有力 :“碧昂丝的秀是最棒的现场表演。”
· 无力 :“别误会,我对那个作家没有意见。但就个人而言,他的书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 有力 :“我不喜欢那个作家的风格。”
你不需要提醒大家你打算诚实待人,也不需要告诉他们在说话的是你——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你正在表达的观点,不然会是谁的观点呢?
我发现,如果你努力使用更加强有力的语言,它实际上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再需要依靠老旧的语言拐杖,你会开始以清晰、自信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