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水井与河川

在官员和贵族家中,用人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从井中打水就是他们的工作之一。有的地方一户一井; 有的地方则是一村一井(图2-3)。

◇图2-3 汉“常饮食百口宜孙子”铭陶井圈
(高密市博物馆藏)

如果没有水井,就要前往河边取水。 有的水井不过是简单挖了个洞,有的水井上方用木头围成了井字形边框。还有的水井或是安装了滑轮,或是装饰有鸟兽雕像。

当时有谚语曰:“千里井,不反唾。”意为人要善始善终,不可做短视之事。如果水井不是一座聚落的中心,就不会有这样的谚语存在。不管水井是否是地理意义上的聚落中心,人们总会聚集到水井边,在井边闲聊。

多数聚落都面朝河川。河川存在泛滥的危险,却也兼具运输通道、排水设施与鱼类产地的功能。例如汉代长沙郡临湘县城面湘江而立,数百万平方米的县城内有一百七十多处水井遗迹。 商周时期的聚落通常会避开泛滥平原,建在丘陵地带,但是伴随着水利技术的发展,秦汉时期的人们开始将聚落建在平原地区。 也就是说,聚落出现在更加靠近河川的地方,便于保障人们的水源供应。

尽管如此,利用近处的水井取水还是更加方便。身体带有各家烙印的奴隶每次取水, 都会在井边碰头。有自知之明的奴隶不会加入妇女们的井边闲聊,三两下打好水后就给主人送去了。 rbAtRhk2LtMqWX2+12goK2imjdNXVIkjHrpf1XXjBrERQssD57LvWt6sbbXDM1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