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此把目光转回城市。有个男人正在背巷里嘟嘟囔囔念叨个不停,东倒西歪地靠在民宅的外墙上。“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路上的行人和彻夜未眠的人在这个时间段都不罕见,所以小路上走来个醉汉也没什么稀奇。
在汉代的法律中,三人以上没有正当理由一起喝酒称为群饮,是明文禁止的。
因为醉汉们或是容易意气相投群聚而起,或是可能借喝酒之名行谋反之事。但是,我们并不确定这一法律的生效日期和限定条件,毕竟现存史料中随处可见官员们群饮的情形,《汉书》中即有“群饮”“共食”的描述。
小酒馆里也经常人声鼎沸。例如汉高祖刘邦有两家常去的酒馆,“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刘邦一露面,店里就被客人挤得水泄不通。到了傍晚,市场关门,城市的大路也实行交通管制,
人们无法在城内的酒馆彻夜饮酒、醉卧街头,但是城外孑然而立的酒馆则不受限制。眼前的醉汉大概也是由此而来。
喝醉的不只这个男人,隔壁的巷子里还有一个,而且倒霉兮兮地遇到了趁黑灯瞎火打劫的强盗,浑身被抢了个精光。再过几个小时,当他发现就连手头那点儿小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时,恐怕会惊得目瞪口呆。要是能找到被盗的证据那还好说,但眼前的状况怕是相当困难。在既没有监控摄像也没有指纹解析技术的时代,没有目击者的犯罪行为是极难取证的,线索只存在于人们的往来关系中。如果一个不漏地调查附近的流浪汉,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秦朝曾经有官员试图通过调查市场里的流浪汉来解决强盗案件。
调查由令史或狱史负责。如果已经锁定嫌疑人,那么追捕工作就会由相当于警察的尉、士吏和街卒承担。
他们头裹赤帻(即红色头巾),
相当引人注目。总而言之,这个醉汉没有因此丧命已是万幸。当时的路旁出现骷髅并不奇怪,《列子》中即有“见百岁髑髅”
的场景,也会有尸体堆积如山的时候,毕竟城外更加危险。
[1] Tsuyoshi Shimmura, Shosei Ohashi, and Takashi Yoshimura, “The Highest-Ranking Rooster has Priority to Announce the Break of Dawn”, Scientific Reports 5, 11683 (July 2015).
[2] Machiko Nakagawa et al., “Daytime Nap Controls Toddlers, Nighttime Sleep”, Scientific Reports 6, 27246 (June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