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一天正要开始,东方的天空渐渐明亮起来。位于内陆的大都市雒阳(洛阳古称,下文均写作“洛阳”
)一带,自古以来被称为中原。这里地势平坦,没有什么能遮挡太阳的光芒。但帝国版图辽阔,即使到了这个时间,也还有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环视帝国境内,北有黄河,中有相对较短的淮水,南有长江,皆自西向东流淌。西高东低的大陆决定了河水的流向,汉代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正如《论衡》所载:“水之行也,东流入海也。西北方高,东南方下,水性归下,犹火性趋高也。使地不高西方,则水亦不东流。”
荒凉的黄土高原在黄河流域铺展开来,森林和草原也随处可见。
黄河古人以“河”相称,原本十分清澈,沿岸也曾森林广布。但是到了秦汉时期,黄河水已经开始冲刷席卷周围的沙土,变得昏黄浑浊。而且与农村地区相比,靠近都市的河川会遭受生活废水的污染,污浊程度更甚。
尽管如此,整个华北地区仍然残留着森林和草原(图1-1)。景观的历史性变化背后究竟是自然力量还是人为原因,判断起来实属困难,
而且也不能过分强调其与现代自然景观的差别。但正如后文所述,动植物的生态系统多少存在时代差异,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