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读宋歌《平津昼锦》有感

作家 王锐

昔项羽曾言: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昼锦,本为富贵还乡,夸显荣耀。

然今读天津新锐作家宋歌所著《平津昼锦》一书,则将此中真意化用为以为国为民,慷慨赴死为荣耀归乡,正合了曹植诗句中的视死如归之意。

细读此书,全篇并未正面描写昔年平津战役时两军对峙的波澜壮阔,也没有刻意渲染仿如那些经典谍战片般的惊悚压抑,反倒是多了几分市井民生、人间烟火。

书中开篇出场的是孕妇吴刘氏,一个普通的旧时代的温良女子,她披着衣服,大着肚子走入厨房,却只能对着空空的橱柜愁肠百转。

世道艰难,物价飞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家鸡下几个蛋舍不得吃,想卖几个钱换粮食却卖不出去,放久了又怕坏了,只好写上日期,看着时间不短了的,再心疼地吃掉。这样写实的场景一下子将旧时天津关卡重重,物资奇缺,百姓生活无着,只能忍饥挨饿、想方设法算计着度日的愁苦无奈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后,再通过房东钱老太太租房给天津学生地下党建地下联络点这一举动,引出主人公吴正修,也就是吴刘氏的丈夫,天津学生地下党的负责人以及其他一众优秀的师生。

随着南开大学党支部书记刘炎的一句话,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由于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垂死挣扎的陈长山越加倒行逆施,霸占了北洋大学的西沽校区,抓捕学生地下党,大肆修筑工事,挖河建堤,加固城防。

接下来地下党的骨干们一一出场,以天津城防图为主线,一场场精心布置,一个个应变措施,地下党为争取早日解放天津所做的种种行动举措、积极筹划,一一铺展开来。一章章层层递进,一条条线索串连,将敌我斗争的艰难惊险,师生们的智勇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终,在众多爱国志士的精诚合作之下,成功获取完整的城防部署图,并想方设法巧送出城。从而使我军将领能从容布置战略战术,顺利克敌制胜,大量减少了人民群众的伤亡,以及对天津城区建筑的破坏,狠挫了陈长山的士气。

而作者宋歌用生动的文字在一次次惊险的行动中穿插讲述了这一群人的日常生活、喜怒忧乐。其间更着重展现出父子恩,师生谊,夫妻情,还有小儿女间懵懵懂懂、怯生生的情窦初开。

主人公吴正修,他公开的身份是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教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偌大的中国竟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年代,资深党员、自幼受义父王文远教导的吴正修,深知当此乱世,唯有迅速止战,尽快平息这一段纷扰的烟尘,安定这风雨飘摇的国家,方能救民于水火。

救国救民是他这个党员的信念,兴我华夏是他作为中国人心中的祈愿。

他,有自己的坚持,但是同时,他,也有着自私的一面。

比如,他为了保护好友唯一的血脉,不允许她参与危险的行动;比如,他瞒着妻子参加革命,在意识到可能有危险的时候,他心怀隐忧。但面对怀孕即将临盆的妻子,却也只能安抚妻儿去义父家躲一躲。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他以身许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中国人对民族,也是对国家的责任,是必须去做的,是祖先在血脉中赋予我们的,作为一个人不可推卸的义务。

面对满腔热血,慷慨激昂的弟子,他淡然地写下带有“楚辞风”的诗句《昼锦》,因为他心中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多高尚,而只是将这一切当做做人最基本的责任和担当罢了。

爱国、救国,可以不惜此身,以此为荣,却难免愧对家人。

“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

正因为心中有情,有爱,有牵挂,才让他更爱党,爱人民,爱这个国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甚或是生命。

而最终,他也确实牺牲在黎明的前夜,死前为即将出世的孩子取名为“吾国强”。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四海国强,衣锦还乡。

作者笔下人物性格鲜明,情绪饱满,几个重要桥段都安排得极精彩,文笔虽不够老练,却读来更加真实。

尤其是黄辰良、潇潇等几位学生,青春、阳光、冲动、稚嫩。有理想,有坚持,有正义、有担当,却也有不足,有执拗,有缺点,有错误。

如同作者的文字功底一般,稍显稚嫩。

但稚嫩,也正说明有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在不远的、可期待、可担负的未来中会更加容易进步,更能有所作为。而先辈们牺牲了自己所要保护的未来,不也正是这样的吗?

书尾以吴正修的死和他小儿子的出生来作为事件的结束,以王文远送吴正修的儿子入学,并缅怀其父,作为本书的结局。

死生循环,生生不息,黑暗终会过去,曙光就在前方!

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

先烈们,衣锦还乡!

天津,衣锦还乡!

我华夏大地,驱散阴霾,衣锦还乡! BeZvFldbtTxgOJzjW2+6wCidLyuFSyk26uT4inxCKhIZlMctCqyP5nv3oSv9WTr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