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到了自己高考的日子。我带着平静、遗憾又释然的心情走进了考场,带着十几年的梦想和无法改变的艰难坎坷踏进了考场。我从容又淡定地写完了每张试卷,似乎从这次考试,我知道了什么叫命运,什么叫接受、面对命运。此时的从容与淡定不是自己面对高考多有把握,不是自己对试题多么胸有成竹,而是我终于快要迎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了,哪怕这个阶段并不是自己儿时期待那般美好那般如愿,但是我也早就习惯了生活给自己的遗憾与波澜。突然间竟然有种顺其自然的心境,尽人事,听天命吧。在考场上,我心里想的最多的是,奶奶此刻要是活着该会多么高兴呀!不管我考得好不好,奶奶一定都很为我开心。奶奶见证了我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学习的刻苦和努力,还有艰辛与不容易,她却仅仅差几个月没能见证自己参加高考。
时间不久,我的高考成绩出来了,成绩并不理想,离二本分数线差13分。那年我的高考成绩加上独生子女的加分是500分,那年的二本本科分数线是513分。听到分数下来的那一刻,自己还是哭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哭什么,现实的我终究没有这么传奇和精彩,也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寒门出贵子,可是一路走来,自己真的尽力了,也走得很辛苦,只是觉得这些年自己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好累,自己为了大学的梦想总算坚持下来了。
父亲本着对我未来负责的态度,觉得也许我再复读一年,兴许可以考上本科,父亲执意想让我再复读一年,其实我是不太想复读了,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身心疲累,我想放过自己了。可是看着父亲对自己殷切的希望,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复读了一年,只是我没有料到后来的一年,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压抑和痛苦,依然让自己的心灵深处难以承受,复读这一年让我觉得好漫长,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上内心长期以来难以排解的压抑和痛苦。那一年,我更是经常想独自待着,主动躲开人多的环境,或者晚上去操场溜达几圈,再不想上晚自习了,我只想走出教室麻痹自己的心灵,暂时摆脱自己的烦恼,事实上也根本摆脱不了。
其实那时候的自己,已经意识到单靠自己已经无法调整好状态了,内心深处不知为何总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无法让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当下,好好上课,好好学习。不是智力跟不上,而是心力跟不上,我深知自己这一年的复读可能不会有太大的起色。这一年的复读,对我来说也是一场煎熬。
日复一日,终于盼到了第二年的高考。不管这次考得如何,纵然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自己的未来心中总是充满无力感。即使什么都没发生,内心也是沉甸甸的,充满着忧伤与不安。
后来我回忆,那个时候也许自己已经抑郁了,无法及时找到正确合理的排解方法,我回一趟家,再回到学校,眼睛里常常充满了泪水,心情异常难过,几日不能安心学习。
我曾经在班级的楼道上看到很多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带上他们精心给孩子准备的营养品、水果、衣服等。而自己似乎只有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迎接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挑战与挫折,虽然习惯了,但也不免伤感落寞。
2008年6月8日,又一次高考结束了。我有些高兴,也有些沮丧。高兴的是,总算可以放过自己不让自己长期处在高压的状态里了;沮丧的是,自己知道这一年的复读,让自己身心压抑,我知道,自己这次未必能考得多好,不知道会不会让父亲失望。高考结束后,我没有休息,和父亲见了一面,便去打工了。这是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我每天负责上菜、端菜、打扫卫生、洗洗涮涮。
我终于可以从学校门走出来,干一份工作挣钱了,可以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家里经济拮据的现状了。从小,在我内心深处,总是想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里的命运,哪怕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自己也想竭尽全力。高考完,很多孩子都轻松愉快地享受高中和大学中间的3个月假期,出去旅游、聚会等。我知道自己家境不好,想借这几个月多赚些钱贴补家用,所以高考完后没有休息一天,就去学校附近的一家餐厅里去打工了,每月工资是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