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关心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内心的变化,父亲偶尔会告诉我:“要珍惜年少时期读书的机会,在该读书的年纪好好读书,一旦错过去,以后再想学就没有合适的机会了。”
家里这场火灾的伤害在我内心深处久久不能抚平,自己常常默默流泪,偶尔也会和同学们提起。那时的自己没有接受过任何心理辅导或圣贤文化熏陶,自然缺少智慧进行自我疏导和化解,常常陷入恐慌和不安中。在初二下学期及初三整个学年,我的学习成绩开始明显下滑,从年级前十名滑到了三十名……五十名……一百多名。
中考前,我的心情压抑也复杂,也是母亲病得最为严重的时候。每天回家面对精神不正常的母亲,有时候连作业都很难平静地写完,就会被妈妈打断或者把作业撕毁,不得不再重新写。随着初中学习压力的增加,我终究后来无法跟着学习进度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慢慢地自己变得压抑无助,喜欢站在教室前阳台的栏杆处看着前面的教学楼发呆,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了。几次都突然冒出想跳下去结束自己痛苦无奈的生命的想法,但又舍不得离开父亲和奶奶,从而中断了这种糊涂的想法。
家里一次次地发生着不幸的事情,不断地伤害着自己的心灵,几年下来,让我感觉到一次心痛还没有抚平,就会迎来新的人生痛苦。即使如此,心底依然有零星的希望,盼望着出现奇迹,盼望着未来可以好些,家庭带来的痛苦与难过,在我心里慢慢郁结成了化解不开的心结,长时间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慢慢地我喜欢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待着,可以偷偷地哭一哭,释放内心无法排解的苦闷。
2004年9月,虽然我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依然考入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眼看录取通知书下来了,我便开始担心上学的学费和书费。此时,自己家里的情况已然是每况愈下了。父亲已经65岁左右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父亲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现在岁数大了,身体也越发不如从前了,尽管他依然在坚持上班,但家里仍是穷得拿不出一点儿上学的学费。这一次为了高中入学的学费,也为了自己的未来,我又厚着脸皮去了北京大爷家,再次请求支援。大爷大娘听到我升入了一所不错的高中,也很高兴地再次帮助了自己。
回忆起自己从开始上学到现在,家里很少能准时给自己交学费或者书本费等,几乎每次交学费,自己都是最后一个,每次老师在班里统计是谁还没有交学费或者书费的时候,我都会难过又脸红地举起手,紧张又忐忑地起身告诉老师一定会尽快交的。然后放学回到家,心里压抑委屈,难过地和父亲说起此事。每次父亲也是压力很大,家里的确是没钱给自己交学费。我和父亲也经常因为交学费和书费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说着说着自己也会哭起来,觉得自己很委屈。而父亲总觉得学费、书费太贵了。后来等我长大了才知道,其实不是学费和书费太贵了,而是那时候家里真的太穷了。
此时的我内心幸运也悲伤,幸运的是即使这两年的状态并不是很好,没有足够全的书本和很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复习或者学习,还能考上市里这所重点高中,这件事也让父亲在乡亲面前多少有些体面。虽然不是最好的学校,但是也是市里数一数二的学校了,父亲为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这么多年来他觉得自己终于有件高兴的事情了。自己的女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能考上高中,父亲也是悲喜交加,为我感到自豪。但是在初中期间,作为一个青春懵懂的女孩子,我的内心始终无法平复到和以前一样,任凭怎么努力也调整不到原来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变得少言寡语,很多时候更愿意自己一个人待着,不愿意合群。
当我迈进高中的校园,夜晚看着高中新教学楼的灯光,突然觉得很开心,至此,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在有电灯的环境下学习生活过了。入学第一天,当我坐在灯光明亮的教室里,安静地学习,感觉简直太幸福了!太久太久没有感受过在有电灯的环境里读书学习了,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生命中巨大的转折,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逃离原生家庭的痛苦了。
高一入学后不久,我的心情逐渐好了起来,不知道哪里来的动力,自己又开始努力学习,成绩很快有了起色。虽然考上了当时市里面的重点高中,当时的成绩并不够实验班的成绩,但是在高中的普通学习班里经常考前几名。这个时候的自己很开心,似乎找到了在上初中二年级家里那场大火之前的自信。后来高一结束要分班,我也很荣幸地被分到了整个年级成绩优秀的实验班,自己更加努力,不久也能考到前几名了。我知道这样的势头是好的,但是内心也有隐约的不安定感和危机感,因为太害怕家里会出现什么不测之事再影响到自己的状态了。
我在高中阶段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00元-130元。北京大爷大娘及大嫂经常资助我,每个月到时间会给我100元-130元钱。一个月下来,除了吃饭和购买基本的洗漱用品,基本没有剩余钱。不管生活费有多紧张,当我想到自己的成绩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越来越好的时候,还是发自内心地高兴。时间就这样过着,顺利上完了高一高二,有时大爷家的大嫂子也会主动给我打生活费,有时候会多打一些,给我300元钱。
高一这一年父亲已经65岁了,还在当地跟着小包工头当小工,挣着收入微薄的钱。虽然母亲精神不正常,父亲难得有开心的时候,可当父亲想到自己上高中的女儿,依然还是很欣慰的。他承担起了一个家大部分的责任,上班、做饭、田间的农活儿……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父亲没有停下过脚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日子过到正轨上去。如今想起父亲的坚强,真不知这股毅力从何而来……即使母亲基本不能帮助父亲过日子,但是丝毫没有挡住他的坚强和乐观还有对这个家的爱,每日的三餐和高强度的工作,还有田间地里的农活儿,父亲尽量打理得井井有条。
其实父亲的生存环境是非常艰难不易的。父亲虽然没有给我提供很好的物质条件和家庭环境,但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我上学期间照顾好我的饮食起居。父亲说:“孩子上学早晨必须吃饭,时间久了不吃早饭,胃会不好了。”自从父亲从北京回来打工以后,近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五点半准时起床,给我做早饭,中午下班回来给我们做午饭,晚上也是爸爸做饭。有时候我作业不多,会帮着父亲一起做饭,给他打下手。这样的日子,一过便是十多年。
也就在我上高一的时候,父亲的身体终于发出了危险的信号。一天下午,父亲正在卖着力气在工地和泥的时候,突然左边胸膛心脏的位置疼得厉害,喘不过来气儿,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舒缓过来。后来去医院才发现父亲的心脏出问题了,以后不太适合太高强度的工作了。自此父亲不敢再去干高强度的工作了,家里也断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父亲只能选择保住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在家照顾母亲,还有年过八旬的奶奶,如此至少还能维系一个完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