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业典型】比亚迪从电池生产到新能源汽车的创新之路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特区见证并代表了中国发展的速度,而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比亚迪公司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代表。比亚迪公司的董事长王传福将比亚迪的成功归因于深圳市开放的政策和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时代造就了我们。”王传福如是说。

1995 年 2 月,王传福向他的表哥借款 250 万元,在深圳注册并成立了比亚迪科技公司。作为一家典型的民营企业,比亚迪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王传福就这样带领着20 多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开始了一段艰苦的创业历程。

如今,“木匠的儿子”王传福的创业故事已经广为人知,但他早期的创业历程却鲜为人知。事实上,直到比亚迪 2018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之前,王传福的创业之路都异常艰辛。他曾经面临过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比亚迪成了全球领先的企业之一。

“找钱”与国外电池市场较量

比亚迪创立初期,国外企业占据充电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厂家主要负责组装工作,利润很低,几乎没有竞争力。王传福不甘心如此,便决定依靠自身技术的优势,生产充电电池最核心的部件——电芯。

然而,比亚迪当时只有 450 万元的注册资本,并且因为技术入股,现金经常紧缺,贷款就成了一个难题。幸运的是,深圳市的一位副市长亲自出面解决了比亚迪的贷款问题,使得比亚迪能够快速响应资金需求,脱离资金紧缺的困局。

此后,比亚迪凭借自主研发的设备和工艺,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充电电池市场的垄断格局。2005 年,比亚迪成为中国最大的电池生产企业,并超过日本索尼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二次电池制造商。2008 年,比亚迪占据了全球近40%的镍铬电池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这是王传福最引以为傲的成就。

在这之后,比亚迪在电动车战略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王传福的“电动梦”成为现实。

技术领先,创新收获

王传福在讲述比亚迪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时,常常使用以下的句子作为开场白:“几年前,我们提出城市公交新能源化,没几个人相信。可近些年,城市公交新能源化得到大面积推广,现已成为国家战略政策。”

2015 年,比亚迪正式发布了“7+4”全市场战略,其中,“7”代表私家车、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七个常规领域;“4”代表仓储、矿山、机场、港口四个特殊领域。比亚迪计划将中国道路交通领域所有使用燃油的地方全部替换为新能源。王传福表示:“我们要用自己的利润和投资来构建一个大交通体系。”

后来,王传福又有了新的思路。他表示:“要在设计上把轨道交通和建筑物融合在一起,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体系,否则城市化会进入一个死胡同。我们要把城市化做得更持续、更绿色,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仅仅只是喊口号。”

2016年,沃尔夫冈·艾格加入比亚迪,担任设计总监一职。这位曾负责设计阿尔法·罗密欧和奥迪外观的设计大师提升了比亚迪的“颜值”。王传福说:“比亚迪之前的设计确实做得不太好,但是我们现在请来了大师,大家也能看到,我们的车现在非常好看。”这之后,比亚迪的新型轿车在市场上销售火爆。

王传福认为,比亚迪的创新已经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引自:张煦,王国信. 王传福忆比亚迪发展:创业充满艰辛,有几次快急哭了[N].经济观察报,2018.09.17.有删改) p7PT0gRNoxYII8Jty000EXFGTMlC9T+BmpZAUy+XcG0OW0+Jc2veEHNaovE6XB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