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是每个大学生在刚入学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一部分大学生会积极寻找问题所在并尝试解决问题,而另一部分大学生也可能会出现拖延、回避等情况。拖延、回避等应对方式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短暂的放松,但长此以往,可能会给大学生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提升适应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要对自己的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化,不能要求自己在所有领域都比其他人强,也不能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就自得自满,更不能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处于弱势而否定自己。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客观对待自己与他人的优势与劣势。大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
1.利用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最核心的工具就是自我观察。大学生需要培养一种自我观察的能力,摒弃主观的偏好,把自己当成研究对象加以审视。大学生可以像一个旁观者那样观察自己,更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
2.从他人评价中认识自己
大学生也可以从他人评价中认识自己: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听信他人的意见。
3.通过反思总结认识自己
个体通过反省与分析,可以在我与我的关系中认识自己,这也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大学生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检查功过得失,避免认识偏差,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调节,使自我更加客观和稳定。
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特和哈里·英格汉姆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此理论用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即乔哈里视窗。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个人的自我都由四部分组成:公开的我、盲目的我、秘密的我、潜在的我(图2-1)。
图2-1 乔哈里视窗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自我都由这四部分构成,但其所占比例是不相同的,而且随着个人的成长与生活经历,自我的四个部分也会发生变化。一个人的A部分越大,自我认识就越全面,自我评价越全面,心理就越健康,越有利于自身发展;B部分越大,说明对自我认识偏差大,可能盲目夸大了自己的优点或缺点,盲目自负或自卑;C部分越大,表明越害怕他人看清自己,进而否定自己,总是按照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许来表现自己,隐藏真实的自我,因而C越大,越觉得他人不理解自己;D的存在使个体无法完全认识自己。
因此,大学生应如实地展示自我,并主动征求他人的意见,留心观察和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力图缩小B部分,力争全面认识自我;同时,应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展示自己,不有意掩饰自我,以缩小C部分。当一个人的秘密领域缩小、公开领域扩大时,其生活会更加真实,不论他是与人交往还是自处,都会显得更加轻松愉快和有效率;而盲目领域和潜在领域变小时,人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楚,更能在生活中扬长避短,进而发挥自己的潜能。
大学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转变自己的观念。
1.转变社会角色
步入大学后,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特点、面对的人际关系等与中学阶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相对独立、学习自主自立、管理模式新颖、人际交往频繁。因此,大学新生要做好校内角色的转变,以一个正式大学生的身份看待自己,不能长时间以中学生的心态面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除校内角色的转变外,大学生和中学生担当的社会角色也不同。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成长中,职业方向和社会定位不够明确;而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标准也比中学生高出很多。因此,大学新生也要加快社会角色的转变,努力适应外部环境。
2.转变奋斗目标
大学是人生成才、成就事业的新起点。大学新生应根据学校教学的客观现实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个人在学业、思想品德、心理发育等素质培养方面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略,以增强进取的内动力,为创造大学阶段的辉煌人生、孕育未来人生的无限希望打下坚实的基础。
3.转变生活方式
中学时期,学生主要以学习为重,生活琐事大多依靠父母亲友的帮助。进入大学后,每一件生活小事都需要学生自己安排处理。自主、自立、自强、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要努力适应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自觉、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作息,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个人阅历,提前了解社会实情。
4.转变思维方式
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结交的人多且杂。面对这些环境的变化,大学新生的思维方式要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遇到的问题时,力求做到全面、辩证,而不要片面、唯心,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治观念,坚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部分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更关注自身学习,而不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获得了更加自由的空间,也开始独立面对人生考验,但由于还未具备完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大学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产生心理问题后,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免形成心理疾病,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后果。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其他文娱活动,能有效地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增加生活的乐趣,提升学习效率,加快适应环境。在学习之余,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