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培养正确价值观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只有自觉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厚植自身的爱国情怀。

(一)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自由、开放和创新的思想,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动和参与的方式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因此,在社会不断转型的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这也导致了个别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冲突。

1.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冲突与适应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全球流通,大学生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丰富了他们的世界观,也带来了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挑战。这种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和认同上可能会面临困惑和摇摆。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可能会遇到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本土价值观与全球价值观之间。因此,价值观多元化在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学生更应在多元化的环境中保持价值观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在多元价值观中形成稳定而积极的个人价值取向。

2.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多元思想动态交织

随着新媒体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兴起,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观点和信息迅速传播,这种无界限的信息流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上的冲突。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众多观点和理念的冲击,他们的思想趋向于多元化和自由化,这本身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也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价值观产生不合理的质疑。

网络空间中的极端言论、错误信息和不良价值观念可能对大学生产生误导,尤其在没有足够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情况下,大学生可能容易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

网络信息的快速更新和信息爆炸现象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稳定性和深度构建带来了挑战。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流中,大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深入思考和消化信息,这可能导致他们形成浅层次的认知和不合理的价值判断。

(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大学生首先需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2.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3.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1)勤学。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应当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让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习惯。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2)修德。梁启超说:“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大学生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例如,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3)明辨。大学生要强化判断,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行为规范,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的推动者。

(4)笃实。大学生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又要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大学生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准则,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为功。 Yttn3ZDIXcATSMWEaA8sMtpxV7uFxffpVdFBVOBQk6MDJrWXgg76Ly4XzurEn8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