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人生说明书与社会指南针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新闻实验室”发起人)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你正面临这样的困扰,那么,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听的道理太多了,却没有掌握分析、辨别这些道理的方法。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道理多到泛滥的时代。从在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的评论员,到手机里的网红大V,从群聊里的信息,到朋友圈的分享,几乎人人都能输出道理——甚至,不是人也可以输出道理了,因为ChatGPT等人工智能(AI)工具已经可以头头是道、24小时不停歇地发表看法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不具备筛选和判断的能力,那么你听到的道理越多,噪声就越大,你也就越焦虑不安。

这本《学会思考: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正是一本教你在噪声中寻找音乐、在迷雾中打开地图的“人生说明书”。书中的案例,你很可能在生活中真实遇到过:要不要去追寻自己喜欢的职业,即便身边人不看好?不结婚,就只能孤独终老吗?老板布置的工作,为什么总会被我拖延到最后一刻?孩子要求用手机访问社交媒体,家长要不要同意?……

解答这些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核心方法,叫作“批判性思维”,它也是这本书的主题。

其实,“批判性思维”这个叫法可能会引发误解,使人以为它意味着“批判、批评一切”。实际上它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批评什么”,还包括“选择相信什么”,以及如何在“批评”和“相信”之间那片漫长的中间地带,去有策略地形成自己对具体信息的判断,最终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既然是说明书,就需要提供实际可操作的指南,以及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工具。这本书里面提供的表格框架、分析结构,完全可以单独存下来,在遇到问题时拿出来套用。

在这个信息泛滥且良莠不齐的时代,我最担心的一点是: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往往是家庭和教育背景良好的精英群体,而大众则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于是,精英群体可以凭借这种能力获得更优质的信息,进行更合理的评估与判断,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决策,固化自己的阶层优势,而大众则往往迷失于信息的迷雾中,难以做出理想的决策,甚至经常被误导,导致和精英群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这个角度说,信息越多,社会的不平等可能就越严重。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就需要在社会中全面普及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和训练,让批判性思维成为一种触手可及、随手可用的工具。放到这个框架下理解,“C计划”出品的课程和内容,包括这本《学会思考: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不仅仅对单个读者的人生具有指导意义,更是在进行一种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平等、公正的努力。

的确,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人生说明书”,也是“社会指南针”。今天我们遇到的许多社会问题,比如意见撕裂、舆论极化等,背后其实都反映出批判性思维的缺乏。如这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所述,一个人人都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社会,一定是更为理性、多元和良善的社会。

所以,读到这本书的你,请不吝分享书中的方法给身边的人,因为它不仅能帮助更多人过好自己的一生,更能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更理想的社会。 OrxoHa87xLWHoPTRPiKCqA/Sa35lYpn0IwyxZKdVikso7aTDkziXYa7DSGztNCe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