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求学经历:名师高徒,凌云壮志

顾诵芬(前排左三)与交大航空工程系同学合影

2021年是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周年,也是顾诵芬从交大航空工程系(时称“航空门”)毕业的第70年。这一年,他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也是继吴文俊、徐光宪、王振义、黄旭华相继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第5位获此科技人殊荣的交大人。

近来,堪比钱学森学长“水力学试卷”的多份顾氏学霸笔记被一一找出:有70年前顾诵芬读大四时修读飞机设计相关课程的课堂笔记,有他做毕业设计时关于“飞机设计”课程的实验报告,有他年少时爱读的1933年创刊的科普杂志《科学画报》,还有志愿表、成绩册、选课单等。从中不难探索出这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学家的成才之路。

20世纪40年代,在交大航空工程系,王宏基、季文美、曹鹤荪、杨彭基等名师荟萃。在交大4年,顾诵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很好的熏陶。交大有严格的要求,从一年级的物理实验报告,到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老师都把关得比较严格。

回忆在交大的岁月时,顾诵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一时物理实验报告一定要按规则写,而且要一丝不苟地用英文书写,有的学生偷懒凑两个数据,被老师发现后会被狠狠批评。后来,顾诵芬回忆说:“我在控制有效数字方面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即搞工程量尺寸,只能量到多少写多少,不能胡乱加减。”除此之外,交大对英文的阅读训练、写作训练以及口语训练都比较重视,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基本上都是英文的。正是在交大打好的基础,让他毕业后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除了所受教育,交大的学风也令顾诵芬尤难忘怀。彼时,航空工程系主任是王宏基先生,他和季文美、曹鹤荪、许玉赞先生等都是交大毕业生,20世纪30年代被教育部选派留学意大利都灵大学专习航空工程,回国后在交大创办了航空工程系,他们学养精深,爱校爱生。学校另开设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等通识大课,并请知名人士来文治堂讲课。那时文治堂还没完全建好,会场内的凳子是用木料临时搭的。尽管环境简陋,但老师和学生的热情都很高涨。

岁月如泣,青春如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ZozVBbHKAgXx9VyRWePtFOve6g1nmSQo3O69lnskuy11JcPfXhxzBNiu7G4v+w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