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讲
凤头:回眸一笑百媚生

【通关指津】

有句歌词叫作“小曲好唱口难开”,由此仿造一句“文章好写头难开”。

难在哪儿?难在开头要把稳方向,难在开头要引带全文,难在开头要以新意抓住人心。有人把文章开头喻为人的头部脸面,它往往决定着人们回头率的多寡、观赏兴趣的有无。倘若开头像凤冠明珠,亮丽夺目,就能为文章增加魅力,从而诱使人们带着兴致追寻全篇。试想,落笔兜圈绕弯,拉东扯西,读之如堕五里雾中,开头就败坏了人家的心情,谁还愿意看下去呢?

因此,同学们要善于雕饰凤头——简练精彩,不同凡响,让文章一开始就具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魅力,紧紧吸住读者的目光,赢得其好感。怎样雕饰“凤头”?送你六个锦囊,用之顿生“百媚”

锦囊一:“落笔入题”亮主旨。 这一锦囊要在作文一开头就把话题或论点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干脆利落,不拐弯抹角;它的好处在于,开门见山,亮明写作主旨,犹如在射箭之前首先竖起箭靶一样。例如,“以‘自制力与个人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有位同学是这样开头的:

面对践踏草坪以抄近路的游人而自己能绕道行走,面对各种游戏的巨大诱惑而自己能毫不动摇,面对学习中的重重困难而自己能咬牙坚持,这就是自制力。自制力既是对自己言行的约束力,又是对自己意念的定向力,还是对自己欲望的控制力。一个人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离不开特有的自制力。

作者紧扣标题,从具象到抽象,清晰地揭示“自制力”的丰富内涵;接着表明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离不开特有的自制力。”开宗明义,主旨鲜明,要言不烦,犹如张开之网,一下子“罩”住全文。

锦囊二:“欲擒故纵”见新奇。 此锦囊的特点是:先因风扬柳,顺水推舟,即先姑且承认与自己的观点相对立的另一个观点,虚晃一枪,接着伸手出拳,拎出自己的见解,让读者倍感新奇。例如,《“为富”未必“不仁”》的开头:

一提起发家致富,人们会想起“为富不仁”这句话来,旧中国,官僚、地主、资本家巧取豪夺,形容这些人“为富不仁”,无可非议。当今,也有一些人利用手中权力或其他便利条件,钻空子,捞外快,中饱私囊。这些家伙都有一副损人利己的歹毒心肠,说他们“为富不仁”,亦恰当不过。但“为富”者是否都“不仁”呢?我认为,“为富”与“不仁”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为富不仁”几乎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观念,作者却逆向翻新,以“‘为富’未必‘不仁’”作为标题,大唱新时代的颂歌,见解独到,别出心裁。起笔先欲擒故纵,虚晃一枪,继而亮出观点:“‘为富’与‘不仁’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种反弹琵琶的写法,有不落窠臼、惊世骇俗之效。

锦囊三:“引化名言”攫眼球。 运用这一锦囊开头,或直接引用警句格言、诗文名句,或仿造点化相关名言佳句、哲言睿语,然后以此为核心生发开去,使语言显出典雅,有文人气韵,一开始就攫住读者的眼球。拈取范例如下:

《红楼梦》写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有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说起宝钗,她可是贾府众姐妹中的佼佼者:相貌媲美可卿,文墨不输黛玉,才能堪比凤姐,女工不逊袭人;身居大观园,不爱管闲事,处事隐忍,冷静平和。这位妍如牡丹的宝姑娘,人称“冷美人”,不恰好吻合了牡丹签上“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诗句吗?(《任是“无情”也动人》)

开头巧引唐代诗人罗隐《牡丹花》中的诗句,紧扣文题,巧妙切入,亲切可感,耐人咀嚼,既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意蕴,又有访古探幽的艺术魅力。

锦囊四:“托物起兴”增诱力。 以此锦囊开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起笔先描述其他事物或景象,接着再引入所要阐发的主旨或观点。这样的切入方式,以此喻彼,从具象到抽象,娓娓道来,令人颇感亲切而舒畅。例如,《让梦想照进现实》一文的开头,用的就是“托物起兴”:

浩瀚苍穹,何以能及?灿烂星河,何以可掇?瑰丽梦想,何以成真?志者告诉我:唯有持恒点燃毅力的火炬,方能照见黎明的花朵;唯有以毅力为桨奋楫到底,方能乘风破浪,抵达瑰丽梦想的彼岸。

本文的话题是“梦想与现实”,作者并未刻板地直入正题,而是采用托物起兴手法,先言他物,以作迂回,分别从“浩瀚苍穹,何以能及?灿烂星河,何以可掇?”等景象落笔铺垫,然后再自然引入正题——“瑰丽梦想,何以成真?”并顺势端出全文观点,强调“毅力”是实现“梦想”的重要条件。兴之所托,正题显豁,文质兼美,诱力倍增。

锦囊五:“排比成串”势如虹。 此锦囊的高明之处,在于开头精心打造排比,既使笔墨驰骋,神思连贯,信息成串,文采情采俱佳,又使语势如虹,绚美夺目,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震撼力和雄辩力。请看范例《桥》的开头:

有这样一种东西,在面临悬崖峭壁时,我们渴望能借助它横跨天险;有这样一种东西,在遇到激流险滩时,我们盼望能借助它顺达彼岸;有这样一种东西,在身陷“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我们冀望能借助它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它,便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桥”。

如此开头,美如“凤头”,“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清·李渔《闲情偶记》)。作者善用排比造势,以“有这样一种东西”反复悬疑,直至尾句才自然释疑,彰显“桥”之于人不可或缺的作用,挥洒的一段文字,读来畅快淋漓,美不胜收。我们再欣赏《遥忆伊人》的开头:

洗净红尘的铅华,她皎皎而来;抛却世俗的谗言,她纤纤而来;衬着山水的神韵,她袅袅而来;捎来花木的清芬,她盈盈而来……她来自曹植的赋中,明眸里还漾着洛水的秋波;她来自温庭筠的词中,罗襦上还绣着成双的金鹧鸪;她来自杜牧的诗中,红唇间还悠悠地吹着一管白玉箫;她来自曹雪芹的小说中,纤手执着一柄花锄,绣口吟着那凄凄葬花词……

作者密切文题,先构置一组排比,让古诗文中的几位“伊人”络绎而来,兼用比拟和叠词,让“伊人”历历在目而倍感亲切;接着再构置一组排比,交代几位“伊人”的出处,间之以逼真的细节,仿佛这些“伊人”就站在读者面前,其神情、衣饰、动作可睹。整段文字,既具整齐美,又有蕴涵美。

锦囊六:“辞格兼用”见雅气。 顾名思义,此锦囊是指作者善于飞动联想和想象,有效调遣知识储备,多种修辞方法兼用,既能更有效地抒情达意,又能彰显出雅气、文气。

《心之本色》一文,就是兼用辞格法开头的佳例。

心之本色,应当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似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作者以“成”“败”“荣”“辱”为陈述对象,构成排比句,其间又兼用比喻,譬如“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还有直接引用,譬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灵活化用,譬如“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综合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如珍珠美玉,既有闪亮的文采,又有丰厚的内蕴。

需要注意的是:“雕饰凤头”,展现的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的表达功夫,而不是“苦思冥想”“费尽心机”的刻意雕琢。因此,在考场上,为了让自己的作文开篇能像“凤头”那样生出“百媚”,适当多支付一点点时间是值得的;但切勿为个别词句的斟酌推敲而耗时过多,影响到文章“主体工程”的定时完工

【金题必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发现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雨露是免费的,春风是免费的,亲情是免费的;还有意志,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梦想……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事物都是免费的啊!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为学校文学社“作文擂台”活动踊跃投稿。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但不得套作或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把脉】

自然之广,风物之夥,“免费”让我们享用之物不胜枚举;社会之大,人事之众,“免费”供我们享用的东西亦难以尽数。命题材料给同学们提供的“联想和思考”范围是相当宽泛的,但亦有限制性要求,即要求在众多“免费”的风物中选取“ 滋润心灵的美好风物 ”来生发联想,畅谈思考。从材料的性质来看,以写 抒情文 议论文 为宜。

开头说过,文章好写头难开,尤其是议论文,要开出一个有“凤头”之媚的头来,尚需花费一些心思。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劲儿,力求雕饰一个“凤头”,借以为作文增添第一道光彩

【学霸范文】

免费的关雎,免费的梦

我又梦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片小洲。风中摇曳着嫩黄如今的柳条,蚱蜢像个酒徒,贪婪地吮吸着朝露,蝴蝶莫非还在童年?它们二三结伴,玩耍正欢。

油油的草色,清清的河水,已使我心旌动摇。

我在川上,裁芙蓉以为衣,制芰荷以为裳。至情至性的一江春水啊,又将我带回三千年前,那时的我只知涉江采芙蓉。而她那微微的颔首,便有了千古如斯的风流。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每夜我听着窗外草虫低吟,看着檐间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忍不住披衣而起,久久徘徊于中庭。

三千年,我琴瑟未调;三千年,我钟鼓未敲。她还记得那首欢快的曲子吗?动人的旋律,我依旧熟悉;那金玉相振的声音,使我听了千遍万遍;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如潮起,如雪落,飞涌于天际,漫舞于山崖;那刻骨铭心的感动源自亘古不变的识记。

三千年,我肝肠寸断;三千年,我魂牵梦萦。我的追求在三千年前不曾落空。她给我的甘霖,使我度过了三千年的大旱春秋;她给我的灯烛,使我逾越了三千年的黑暗津渡。

免费的关雎,免费的梦,给我以至高的享受!让人性饱满如一粒种子,一枚果实,在三千年前的关雎中生根发芽。让关雎叩击我们沉睡的心灵,在梦中寻找情归何处。如果在水中放一块小小的明矾,一杯水就会变得澄清,杂质会随着明矾一起沉淀。如果在每个人的心中培植一场三千年前的梦,人世间众多的丑恶也许会随着这纯美的情爱而消逝!

多情应笑我吧!众人皆“醒”我独“醉”,世情淡薄我如胶。且听,我的歌声,在林间飞绕;且看,她的裙裾,在风里轻飘。我小心翼翼地打开《诗经》的第一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现如今,她的惊鸿一瞥,三千年的天光云影就如雪而消。我来而又去,三千年;我去而复来,一瞬间。一切太漫长,却又太短暂。

免费的关雎,免费的梦,我体验着三千年前最完美的情爱。

【法眼赏鉴】

这篇满分作文,宛若一碗香茗,馥郁而余味隽永;俨如一杯佳酿,甘醇而醉人心魂。读完全篇,心情良久不能平静,油然而生三个真心佩服。

一是真心佩服作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作者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人对话,和虫鸟交流:摇曳的柳条,油油的草色,清清的河水,草虫的吟唱,月牙的袅娜……作者神驰千年,梦联古今,是联想和想象给作者插上了思维的翅膀,引燃了思维风暴,激活了智慧的潜在量,才挥洒出如此散文妙品。

二是真心佩服作者的语文素养和作文功底。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有生动形象的比喻,又有亲切感人的拟人;既有大胆新奇的夸张,又有意涵吻合的类比;作者娴熟地运用如此丰富的辞格,可见作者良好的语文素养和过硬的作文基本功。

三是真心佩服作者的缀材本领和布局技巧。行文材料丰赡,有条有理,剪辑恰当,不蔓不枝;布局用心良苦:开头描述场景,如“凤头”般诱人;结尾点明主旨,似“豹尾”般给力;中间展示功夫,“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三千年,我琴瑟未调;三千年,我钟鼓未敲”“三千年,我肝肠寸断;三千年,我魂牵梦萦”。句式整饬,铺排而下,重章叠唱,韵律和谐,堪称“妙手偶得之”! mde5jg1CZB8HDyKrtScWWvy33vvJVySd743JQ5FfQaDxKhudfBjrezZhquwvga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