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守正创新 铸就新辉煌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

从“保护文物也是政绩”到“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到“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科学理念指引下,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风貌,鼓浪屿演绎万国建筑博物馆风情,“世遗之城”泉州讲述包容与开放的动人故事——当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起共有精神家园。

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安排多次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集体学习,到“四史”宣传教育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从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到《复兴文库》《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出版,熔古铸今、激活经典;从全国各地设立2500余家非遗工坊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到我国以4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位居世界第一……

图为2021年6月4日,蓝天白云掩映下的河北正定古城。(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图为2017年8月5日拍摄的福建省厦门鼓浪屿“地标”建筑八卦楼。(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新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新时代历史文化滋养。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壬寅年初,一场“冬奥之约”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开闭幕式饱含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折柳寄情……“冬奥梦”和“中国梦”精彩交织。

2022年7月23日,国家版本馆落成。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十大类版本资源纳入保藏范围,以史鉴今、启迪后人。

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人们徜徉其间,感受国家伟大、历史震撼,体会静水深流、海纳百川。这将是又一幅盛世文化图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阔步行进在不可逆转的复兴之路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新华社北京2022年9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玮、史竞男、王鹏) y8StqwJ6oD5/Iy/4jkCYlRSFZrzqaolHRfp9XZHWVaMgGWf6VI6pUp/Tm82JE0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