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为民 回应新期待

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响应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努力登高原、攀高峰,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格局一新、境界一新、气象一新——

2022年8月4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东南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党员秦玉山给学生讲“红船故事”。(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报告文学真实生动地讲述脱贫攻坚故事;《山海情》《人世间》《我和我的祖国》等现实题材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关注;歌曲《坚信爱会赢》、电视剧《在一起》、话剧《护士日记》等讴歌抗疫一线各行各业凡人英雄的事迹……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激发情感共鸣,提振精神力量。

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火热开展,让文艺之光照亮基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十年来,我国深化文化改革发展,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42个,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到目前为止,实现了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

——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建设国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等。202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的读者达到1.03亿人,群众文化机构服务人次8亿多,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场、教育活动32万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

2022年8月24日,游客在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内观看展览。(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2021年8月21日,读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广场“24小时智慧图书馆”内阅读。(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2021年5月11日,在江西省井冈山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小红军宣讲团”的团长余梓洋给前来参观研学的学生们进行义务讲解。(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品质持续提升。历史文化类景区由2012年的2064个增加到2021年的4111个。红色旅游深入开展,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生动课堂。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新征程上,文化“为人民”的旗帜愈发鲜艳。 0XBt+qgTXN6YAC2pE5UT5XvGO+mQXaORZkvNi+B7z3QZk/G4rKm8/hJOzpVf5L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