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没有定位,就无法制定销售策略

定位看起来很麻烦,但是没有定位,销售人员就无法制定策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个例子。

一位销售人员想签下一所学校的教学家具的订单,他进入订单比较晚,前面已经有多个竞争对手了。他了解了客户(学校)的需求后,按照需求做了方案,并接触了客户方的财务总监(这次采购最有话语权的领导)和设计经理(技术把关者)。这两个人都告诉他,他所在公司的条件不错,符合学校的要求。

接下来,客户让他勘测、调研、做方案、出图、修改,他都积极配合,可以说客户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他也没忘了做客情。

最后,他在会上向客户招投标委员会的成员介绍方案时,大家都没有发表什么反对意见,包括财务总监和设计经理。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报价,一切都很正常,除了最后没中标。

这是典型的跟单型销售,客户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客户要什么就给什么。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情况:见招拆招。技术人员不支持,就请技术人员吃饭;某个部长反对,就让售前顾问去找这个部长谈谈。简单来说就是,谁拿到球,都大力往对方球门里踢。不管是“跟单”还是“见招拆招”的策略制定方法,其错误都是没有自己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全局观念

大单是结构化的,就像一个人由四肢、躯干、头部组成,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头晕可能是心脏不好造成的,膝盖疼也可能是因为太胖。你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做订单需要先看全局,也就是六大变量。看完全局,你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解决问题。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比如你“搞定”了老板,就以为订单非你莫属了。但是,在对老板的话语权、各种制约关系、签单流程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你很难判断老板的支持对于赢单有多大帮助。而没有定位,销售人员做订单就不会看全局,他只能凭直觉和经验做事情,挂一漏万的情况就很常见了。

二、缺乏目标意识

替代位置是相对于上一章谈到的SSO而言的,你怎么判断一个订单处于正常运作的状态?当然是评估我们的策略是否在让我们越来越靠近SSO。如果没有定位和SSO,你只能“打哪儿算哪儿”。

和SSO的思想相似,定位的思想也是“以终为始”。首先,当前位置和替代位置都是以SSO为目标展开的,这是第一个“以终为始”,确保我们不偏离最初设定的目标。其次,替代位置又是具体策略制定的目标,策略的制定也是先有替代位置,再开发,这是第二个“以终为始”。

我们总听到很多人说,销售各有各的做法,其实不是各有各的做法,而是根本不会做,当然就没有统一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做成订单只不过是侥幸而已,更多的赢单是客户在买,不是销售在卖。

“打哪儿算哪儿”,你的路一定是最长的路;“以终为始”,看似绕弯,却往往走的是最短的路。 4VjV7OmSWjUAZzImsyulMUY0fQp5y77nkMGdQ1i6oyX+iNVvdc6cfMgBpCECkW4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