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假如人生荒废了一段

我大学宿舍里,当年有个荒废型学生,姑且叫他荒废一。荒废一不太爱上课,爱打游戏、看闲书,跟舍友的交流主要是聊电影、交换打模拟器老游戏的心得。大二下半学期,他基本搬出去住了,大三租定了房子,就完全住外头了。当然,许多东西还是留在宿舍里,考试周也会回来住一下。他除了上课应卯,对其他事都很消极,也不实习,也不找工作。

我还有一个同届同学,姑且叫他荒废二。他乍看很闲散,也不太爱上课,平时在食堂里蹭吃蹭喝的时间,多过在教室。但他英语很好,性格豪迈。大四写论文时,有许多需要翻译的细碎东西,都是他给大家帮的忙。他弄完了,大家当然请他吃东西咯。

再说我另一个同届同学,姑且叫他荒废三。他喜欢蹭校园卡,蹭吃蹭喝蹭洗澡,捯饬得一身清爽,然后在宿舍打游戏。他是很认真地打了四年游戏,是宿舍楼里的游戏万事通。

若跟我说,她大学宿舍楼里,也有个姑娘,看着不太认真学习。姑且叫她荒废四。她上课不算用心,在大学期间就喜欢做短途旅行,经常不在宿舍里。她性子冲,常跟宿舍里的人吵架,一吵就容易激动,还会在宿舍QQ群里跟人吵得急赤白脸的,人缘并不算太好。

荒废四后来毕业了,一时没找到工作,就去了某外国度假村工作。

荒废三后来毕业了,回老家城市去,找了个企业上班。

荒废二大学一毕业就去了英国,我们都感叹:“哦,学英语是为了这个!”

荒废一大学毕业了还是没工作。

五年后,荒废四因为勤苦肯干,被外派去度假村海外分部了。

荒废三继续在老家企业工作。结婚生子,顺顺当当。

荒废二从英国回来后,跟人合伙开了个培训机构,算是一个小老板。

荒废一还是没有工作。

又三年后,荒废四成了度假村欧洲某分部村长。

荒废三慢慢地在本地企业,按年资升了中层,好好地带儿子。他还是爱打游戏,时不时跟老同学交流心得。

荒废二继续做小老板。

荒废一还是没有工作。

许多人听到类似同学的故事时,都有一点期望,且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希望听到这人一路荒废到底,或者渴望听见这人一鸣惊人,以便满足“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或者“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两种心理。越走极端的命运,越容易吸引眼球嘛。

然而接触的人多一些,自然明白:这些例子,并不具有必然性。相当一部分人,曾经的高低不过是他们的一段人生经历。将来进了社会,吃点苦受点罪,或多或少都能调整过来。最后,大家都还是前赴后继地过上普通人的日子。

大概人世间的事复杂万端。各有各的路,未必有共通性。一个人在生活每个阶段的经历,都不一定与以后的生活状态有必然联系。有人苦了半辈子,后半生得志;有人顺了半辈子,却突然遭了厄运。绝大多数人则是苦乐参半,平淡度过。

我们所能看到的一个人的生活侧面,往往参照价值有限。毕竟大多数人展示给他人看的那一面,无论刻意或无意,都很片面。觉得自己在学生时代,或以后的什么时代里荒废了时光,也不要紧。那些小时候大嚷“要赢在人生起跑线”的人,最后未必赢了;每个阶段都要力争上游是件好事,但不一定就此决定人生。

人生很长,每个人自有其际遇与命运。

一段时间里,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就好。

只是,无论自己是荒废还是上进,都该放低对自己的期待值。因为众所周知:压力来自已有的挫折、冲突与矛盾,以及对不可预期未来的焦虑。心态的好坏,到最后取决于预期管理。如果能早早地明白“我所付出的与所得到的未必成正比,此刻的人生未必能直接影响到之后的人生”,早早地学会不要擅自归因,别总琢磨着“我现在不顺一定是以前做得不对”,大概更有利于此后的生活。

世上许多事,真就是随机的。放轻松点前进也许会好些。当日所种的因,未必立刻就能结果。委屈自己做许多事,也未必能顺心如意。接受这种相对开放的可能性,有利于长期心理健康。

顺便告诉大家,我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荒废一。 aY2+MNV5meEE9qMVlZdQ5sFdVyC+2MEaiMmN0U8aTxyxiqPKqcf0XnkaKRh/yTc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