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到一家生产智能手表的初创公司做管理辅导。这家公司的产品技术尽管已经相当先进了,但销售业绩却表现平平。公司高层决定重组销售队伍,于是提拔张三为公司的销售经理。但不久后,团队内部的冲突日益升级。
1.过度批评
因为销售业绩不佳,张三上任后就开始批评销售团队成员的工作方法,指责他们的绩效没有达到预期。这导致团队成员的心态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而不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归因偏误
在日常会议上,张三总是将销售业绩没有达到预期归咎于销售团队成员态度不端正或能力不足,而不是询问销售团队是否遇到困难,分析可能存在的外部因素或考虑为团队成员提供达成业绩的支持。
3.确认偏误
渐渐地,张三开始只关注那些能证明他观点的信息。例如,当某团队成员在工作上出现小失误时,张三认为这证明了该成员能力不足;但当这名团队成员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时,张三却视而不见。
这种状况持续了几个月,整个团队的士气严重降低,许多有才华的员工也在考虑离职。我发现这个状况后,对张三做了管理心理学辅导,帮助张三发现当下的问题。
庆幸的是,张三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管理方法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新增问题。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当了解自己的团队成员,知道如何激励他们,而不仅仅是批评和指责。
张三开始鼓励团队成员面对挑战。当销售业绩不佳时,他与团队成员一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法。他开始不带偏见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定期召开销售工作反馈会议,听取团队成员的建议。
团队成员重新获得信心。他们开始尝试新的销售策略,而不是一味地怀疑自己。随着团队士气的提升,销售业绩也逐渐改善,甚至超过了预期。
这次事件后,我就开始留意和收集团队管理问题。我发现团队管理问题与管理心理学有一定的关系。团队管理者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心理,不了解员工的心理,不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效应,只凭个人的直觉做事,则会导致团队工作效率和绩效出现问题。
另一个案例发生在一家中型的室内设计公司。这家公司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业绩稳步攀升。但在过去的一年中,项目成功率有所下降。团队中也出现了相互指责、推诿的情况。于是这家公司找我去做管理辅导。
我发现这家公司存在4个问题。
1.社会对比效应
薪酬激励不透明造成员工互相攀比,影响工作产出。例如,新员工小王加入公司后,发现自己的工资相较于其他资深员工偏低。他感觉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导致他在工作中不再努力,只想着达到公司基本的要求即可。
2.团体迎合现象
设计主管小赵注意到:每次开会要求大家提建议时,大家都不爱发言;一旦有人提出意见,大多数人都会随声附和,不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导致很多原本应该具有创新想法的项目变得平平无奇。
3.自我效能感缺失
由于缺乏明确的反馈机制,许多团队成员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到,或觉得工作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工作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另外,某团队中的资深员工小马由于经历了连续几次项目失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逃避复杂的任务,只做自己熟悉的部分,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4.团队成员同质化
公司多数成员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和项目经验,甚至连年龄也相近,好处是成员之间比较容易有共同话题,相处融洽;坏处是在面对问题时,大家的思考方式往往相似,缺乏创新和多元化的视角,而公司业务强调创新,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公司的项目交付。
经过调研、沟通和辅导,我建议这家公司采取以下行动。
(1)薪酬激励方式透明化,明确薪酬制度。个人薪酬应基于个人能力水平和创造的价值,公司可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减少社会对比效应对团队氛围的影响。
(2)针对团体迎合现象,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在会议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为此提供一个平等、安全的环境,对提出看法的员工给予表扬或奖励。
(3)为了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管理者可以定期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困惑,同时提供明确的反馈机制以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解决员工在工作上的困难。
(4)招聘时,重视人才的多样性,刻意寻求背景不同、经验不同、思考方式不同的人才,为团队带来新的视角和创意,规避团队成员同质化。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调整,该公司业绩明显回升,公司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辉煌。公司的项目成果和解决方案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评价,员工士气显著提升,创新能力也大大增强,大家都愿意为公司付出更多的努力。
团队管理者要管好业务,更要管好人。要管好人,就要理解人的心理。懂员工心理的团队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激励团队。团队管理者只有真正了解和关心员工,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帮助团队和组织走向成功。
懂管理心理学,掌握心理学效应,在团队管理中有效运用心理学效应的团队管理者能够获得如下好处。
1.更好地应对管理员工时的困难情境
管理者了解团队成员的思维和情感驱动力,将更容易与团队成员建立情感连接,并与团队成员共情。增强同理心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管理员工时的困难情境,例如,调解员工之间的冲突或帮助员工减轻压力。
2.增强团队凝聚力
了解心理效应,可以帮助管理者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提高沟通效率。通过有效的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
3.提高员工能力和团队绩效
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析员工的需要、能力和潜力,提供适合员工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从而提高员工能力;还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激励员工,从而提高团队绩效。
4.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决策
管理者对自己的情感、动机和行为模式有深入的了解,可以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从容、自信。了解决策偏误、群体思维和其他认知偏见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合理、客观的决策。了解心理效应也有助于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持开放态度、拥有多元视角。
5.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通过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管理者能够发现成员之间潜在的沟通障碍,可以提前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冲突,从而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管理心理学为团队管理者提供了工具和策略,能够帮助团队管理者更加高效、人性化地管理团队,提高团队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本书针对团队管理中与管理心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总结了我曾经辅导各类团队管理者的成功管理案例;根据团队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心理效应,总结了上手简单又方便应用的方法。为便于读者快速阅读、理解、记忆并应用,本书采用图解的形式呈现问题场景和与工作相关的应用解析。
希望读者能够学以致用,更高效地学习和工作。
本书若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和指正。